首页 诗歌大全正文

文化性散文片段-文化散文,如何写出“文化”的味道?

符韵散文网 诗歌大全 2020-11-30 04:43:05 276 0

文化散文,如何写出“文化”的味道?

赶 车

我们那时候上学,除了寒,暑假,还有收麦,收秋假的。老师也是家里有地的民办教师,收了麦子种玉米,收完玉米种麦子,都要回家干活。

家家都是牛拉车,养牛可以拉车,耕田,还可以收拾粪,以前的化肥很少,还凭票,所以粪可是种地人的宝。在收完玉米,准备种麦子的时候,耕种期不是很紧张,我们就要把大粪拉到地里撒了。拉粪时,大人们也落的清闲,就有我们赶车,而我们也难得过一回‘车把式’的瘾。鞭子是早早就有的,暑假里‘打猴’的,找废轮胎里的络子,砍了酸枣树做的手杆。甩起来脆响,待大人最后一锹粪装上车时,“啪啪”两声,我们的鞭子已经在空中甩了两圈,急急的赶上牛车走了。那个兴奋劲,一会“啪啪啪”两声,慢了,偏左了偏右了,左边右边,又是啪啪啪几下。还要拿上收音机,听王木椟的相声,单田芳的评书,秦腔是听不了的。

而大人们赶车是不甩鞭子的,比如挪爷,挪爷家里有一根鞭子,就挂在他家门后面,长长的竹把,牛皮绺子,还绑了一截红绳子。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挪爷拿鞭子,后来还是七叔告诉我说,挪爷的鞭子是赶马车的,挪爷以前给队上赶马车,那鞭子甩的响,跟炸雷似的。还有以前娶媳妇的时候“跑马车”六匹马或者八匹马拉的大木轮车。一般小伙赶不了,要两个人牵了马跑,所以叫跑马车。而挪爷是不用的,一个人站在两跟车辕上,等新媳妇上了车,挪爷那鞭子,啪啪啪一甩。赶上马车就一路小跑走了,有时路过村子口有人闹着看新媳妇的,挪爷就会轻轻一笑,那鞭子,嘎嘎的在桥顶上炸了雷,吓的新媳妇‘呀呀’的,大家也就看了,笑了,散了。

现在不赶马车了,挪爷的鞭子也就挂在那儿不用了,挪爷赶牛车拉粪,从来不急,在车辕上还拉根绳,上坡时,搭在肩上,帮牛拉着,嘴上还嘟囔着:上坡了,使劲。牛车走偏了,也是用身子靠了靠,或者伸手拉把缰绳,说,向里,向外。嘴上总是叼着一根大烟卷,抽了一天,也短不了多少。和人说话也很少拿下来,说着话嘴还吸溜着。从地里回来时,烟卷肯定是灭了,或者夹在手上,或者别在耳根上,坐在车辕上一条腿耷拉着,或者长长的伸在车辕上,而那条腿总是蜷起来,两个手抱了。秋天的天很高,很蓝,挪爷就那么懒洋洋的靠了车榜,任由牛车那么晃着。车上的收音机里放着秦腔,声音开到最大。只听里面吼了:王朝马汉一声吼。挪爷也跟着吼到:一声吼……,把脖子仰的和天一样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4760.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