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集名家散文正文

论述先秦散文的地位-先秦的散文是什么?

符韵散文网 名家散文 2020-11-30 04:56:40 292 0

先秦历史散文的成就是什么?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

先秦文学在我国文学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

先秦文学形成于中国文化的发生、创造期,对先秦文学的研究,必须纳入到文化的综合动态的系统中来,将它置于最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来审视。例如,对史传文学、诸子哲理艺术散文的研究,即涉及到“史官文化”、“先秦理性精神”,以及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心理等一系列文化问题;对《诗经》、楚辞的研究,亦涉及到南北文化、儒道源流及宗教、民俗等文化问题。而卓绝一世、彪炳百代的《庄》、《骚》的产生,也是一种文化现象,需要从纵深的历史、文化继承和时代精神氛围等与文化因素相关的方面,揭示其由于蓄势久远、积淀深沉从而以包罗万有、气象雄浑的面貌登上时代高峰的原由。可以说,先秦文学中的问题,几乎无一不涉及到广泛的文化问题。因而对先秦文学的研究,离开了文化视角就无从切入和深入。

如果把我国文学的发展比喻为一条长河,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学,正是处于发源阶段;如果把我国文学比作是一座高楼大厦,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学正是它的基石。因此,了解和研究这一时期的文学,对于认识我国文学优良传统的形成,审美意识的历史起源,以及我国文学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发生和发展,都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先秦的散文是什么?

1、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2、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历史散文”历史作用:我国古代的叙事散文在历史著作占有极高的地位,其渊源则在先秦。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成熟的历史散文--《左传》、《国语》、《战国策》、《晏子春秋》等,对后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司马迁的《史记》,不仅大量地采用了《左传》、《战国策》的史料,而且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例如《赵世家》极似《左传》、平原君、魏公子等列传又极似《战国策》。《春秋》的褒贬是非以及《左传》直书无隐的精神,一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成为过去史学家撰著的原则。从司马迁起,史家之有论赞,也是受了《左传》的启示。《左传》的作者常常通过"君子"或他人之口来表示自己的观点、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这种手法也为后来史家所秉承。《战国策》的纵横家雄辩余风,直接影响到汉初贾谊、晁错等政论作家。而唐宋以来的著名古文作家如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人无不师承先秦历史散文。他们的叙事文和传记文无论在语言上,表现方法上,很大程度上受了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例如,韩愈虽说"左氏浮夸",而其《董公行状》的辞令却与《左传》风格极为近似。柳宗元在所谓"圣人之道"上曾经非难过《国语》,但在文章上却承认其"深闳杰异",并主张"参之《国语》以博其趣"(《柳河东集・答书中立论师道书》),可用《左传》、《国语》之辞(《柳河东集・报袁君陈秀才书》)。至于苏氏父子,受《战国策》影响尤为明显。苏洵的《权书》、《衡论》以及其他史论,苏轼的《策略》、《策别》、《策断》、《志林》诸论及其他策论、上书等,都在学习《战国策》中吸取了有益的经验。可以说,《晏子春秋》直接启发了后世文言小说的作者,而《穆天子传》、《逸周书》则可视为后世说唱文学的滥觞。

先秦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丰富多彩,斑驳灿烂的先秦文学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大部分也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

扩展资料: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第一页,文学伴随着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祭祀、婚姻等日常生活而产生,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至周代而蔚为大观。诗歌、散文、辞赋等文学形式一应俱全,散文中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和应用散文已有明确的分界。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形势,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或为具体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判断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的定是非,决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如诸子百家为拯救社会而各陈己见;或自怨而生,抨击现实政治,如屈原之作《离骚》。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4787.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