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9月 第9页

2021年9月 第9页

  •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音乐文娱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音乐文娱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音乐文娱 音乐文娱【五声】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i)、羽五个音级。五声与古代的所谓阴阳五行、五味、五色、五官,、五谷等朴素的理论形式一样,是我国早期整体化的美学观,被西方人看作是整个东方音乐的基本形态。《战国策;荆轲刺秦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文中的“变徵”是角、徵二音之间接近徵音的声音,声调悲凉。【宫调】音乐术语。...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7007 0
  •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资料.rar资料1.rar资料2.rar...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7037 0
  •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资料.rar资料1.rar资料2.rar...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7014 0
  •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7020 0
  •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二) 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6992 0
  •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文史典籍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文史典籍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文史典籍 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7175 0
  •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文史典籍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文史典籍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文史典籍 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7006 0
  •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一)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一)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一)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6982 0
  •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一)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一)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一)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7013 0
  •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人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人的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汇编——人的称谓 人的称谓【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703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