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思念的诗句-散文精选
夏至思念的诗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诗句都不陌生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诗句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夏至思念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1、《永遇乐·夏至》——宋·史浩 符箓玉搔头,艾虎青丝鬓。 一曲清歌倒酒莲,尚有香蒲晕。 角簟碧纱厨,挥扇消烦闷。 唯有先生心地凉,不怕炎曦近。 2、《夏至後得雨》——宋·苏辙 天惟不穷人,旱甚雨辄至。 麦乾春泽匝,禾槁夏雷坠。 一年失二雨,廪实真不继。...
-
卢纶《塞下曲》-唐朝边塞诗赏析-散文精选
卢纶《塞下曲》-唐朝边塞诗赏析 唐代的边塞诗,写出了西北边地的辽远和荒凉,抒发的是豪迈苍凉的情调。诗人感叹大自然的高旷,也讴歌戍边的将士英勇。李益,王昌龄,高适,岑参,王之涣,王翰,都是著名的边塞诗人。此刻,涌现在我脑际的,是王昌龄的《出塞》,也是写边关将士兵,和卢纶的《塞下曲》异曲同工:“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鼓铁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也想起了李白的《塞下曲》:“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唐代的这类诗歌,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英雄气概,有阳...
-
【南浦别】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散文精选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赏析 这首送别小诗,清淡如水,款款地流泻出依依惜别的深情。 诗的前两句,不仅点出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而且以景衬情,渲染出浓厚的离情别绪。“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楚辞·九歌·河泊》:“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故“南浦”像“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一见“南浦”,令人顿生离忧。而送别的时间,又正当“西风袅袅”的秋天。秋风萧瑟,木叶飘零,此情此景,不能不令人倍增离愁。 这...
-
边塞诗教学设计-散文精选
边塞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边塞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边塞诗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边塞诗的风格特点。 2、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3、初步了解边塞诗的常用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 1、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
-
中秋节古诗词(15篇)-散文精选
中秋节古诗词(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秋节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节古诗词1 1、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4、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
-
描写秋天的诗句合集15篇-散文精选
描写秋天的诗句合集1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句吧,诗句具有语言节奏鲜明的特点。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描写秋天的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秋天的诗句1 1、《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
-
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散文精选
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与中秋节有关的古诗词1 一、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中秋 唐 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
-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散文精选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1 1.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____屈原《国殇》 2.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3.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____李益《塞下曲》 4.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5.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杜甫《春望》 7.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____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