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 第54页
-
文学常识之说话不是读文
文学常识之说话不是读文 说话不是读文,《实话实说》的崔永元是在说话,《新闻联播》的罗京是在读文,虽然两人都是用嘴在说,但说话是说话,读文是读文,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用口语在说,而后者是用书面语在说。 语言和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沟通的两套不同的信息系统,前者通过听觉来传播,后者通过视觉来传播,所以,两者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口语是说的,不识字的人很多很多,但是除了哑巴人人都会说话,而且有的文盲还说得头头是道、滴水不漏。如果把口语写下来,那就是大白话、白话文。 文字...
-
文学常识之普通话原来是满洲语
文学常识之普通话原来是满洲语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的具体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即普通共同的意思,它是现代全体汉民族普遍、共通的交际工具。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其基础方言的基础上经过经济和政治的集中逐步形成的。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早期、中期、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 1、早期汉民族共同语 殷商时代在中原黄河流域的华夏族聚居区,...
-
文学常识之普通话原来是满洲语
文学常识之普通话原来是满洲语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的具体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即普通共同的意思,它是现代全体汉民族普遍、共通的交际工具。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过程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其基础方言的基础上经过经济和政治的集中逐步形成的。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早期、中期、近代和现代四个阶段。 1、早期汉民族共同语 殷商时代在中原黄河流域的华夏族聚居区,...
-
文学常识之中外名人妙语拾趣
文学常识之中外名人妙语拾趣 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演讲或交际中,往往口出妙语,或风趣,或双语,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撷取四则,以飨读者: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国家的新闻记者问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陈毅:请问,中国最近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的?是导弹吗?对于这个涉及国联机密的问题,陈毅并没有以无可奉告顶回去,而是风趣自然地用双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动作,然后带着几分俏皮地说: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一句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陈毅这句精彩的答...
-
文学常识之中外名人妙语拾趣
文学常识之中外名人妙语拾趣 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在演讲或交际中,往往口出妙语,或风趣,或双语,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撷取四则,以飨读者: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一位西方国家的新闻记者问时任外交部副部长的陈毅:请问,中国最近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美制U-2型高空侦察机的?是导弹吗?对于这个涉及国联机密的问题,陈毅并没有以无可奉告顶回去,而是风趣自然地用双手在空中做了一个动作,然后带着几分俏皮地说:记者先生,我们是用竹竿把它捅下来的呀!一句话引起一阵哄堂大笑。陈毅这句精彩的答...
-
文学常识之使用汉字的国家
文学常识之使用汉字的国家 除中国使用汉字外,过去使用过或现在仍然在使用汉字的国家有越南、日本、朝鲜、韩国。 越南在公元第一世纪传入汉字。13世纪创造了越南形声字,叫做字喃。字喃一直与汉字平行使用。19世纪起采用拉丁化新文字。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用新文字扫除文盲。随着扫盲工作的开展,新文字在越南普及了。 日本在公元第三世纪传入汉字。不久,日本把汉字当成记音的字母来记录日本语言。后来又把记音字母的汉字笔画简化,创造出假名。到了第七世纪,就出现了汉字夹用假名的...
-
文学常识之使用汉字的国家
文学常识之使用汉字的国家 除中国使用汉字外,过去使用过或现在仍然在使用汉字的国家有越南、日本、朝鲜、韩国。 越南在公元第一世纪传入汉字。13世纪创造了越南形声字,叫做字喃。字喃一直与汉字平行使用。19世纪起采用拉丁化新文字。 1945年,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用新文字扫除文盲。随着扫盲工作的开展,新文字在越南普及了。 日本在公元第三世纪传入汉字。不久,日本把汉字当成记音的字母来记录日本语言。后来又把记音字母的汉字笔画简化,创造出假名。到了第七世纪,就出现了汉字夹用假名的...
-
文学常识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文学常识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
-
文学常识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文学常识之古代文人绰号趣事 宋朝词人贺铸写的《青玉案》一词中,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三种景物比喻愁思多,极为著称,因此,贺铸得了一个典雅的绰号:贺梅子。词人张炎写的《解连环》一词中,有自顾影欲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们都称张炎为张孤雁。另外,张炎写有《南浦》一词来歌咏春水,其中有荒桥断浦,柳阴撑出扁舟小。回首池塘青欲遍,绝似梦中芳草的句子,写景如画,唱绝古今,人们又称张炎为张春水。 诗人鲍当在河南做官时,写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