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9月 第23页

2021年9月 第23页

  • 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高考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文学作品离不开形象塑造,诗歌也是这样。《语文考试说明》有关诗歌鉴赏要求的第一条第一点是鉴赏古诗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古诗中所描写的融合了诗人思想情感的景或物。鉴赏古诗的形象就是要把握诗歌中艺术形象的特征,品味其深刻的内涵,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对古诗形象的考查,从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包括意象分析、人物分析以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图画分析等。金题透视1.阅读下面的诗...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057 0
  • 李之仪:《谢池春》

    李之仪:《谢池春》

    李之仪:《谢池春》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馀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以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李之仪(生卒年不详),字端叔,晚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人,熙宁三年进士。能文,尤工尺牍,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资料.rar资料1.rar资料2.rar...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178 0
  • 李之仪:《谢池春》

    李之仪:《谢池春》

    李之仪:《谢池春》 残寒消尽,疏雨过、清明后。花径敛馀红,风沼萦新皱。乳燕穿庭户,飞絮沾襟袖。正佳时,仍晚昼。著人滋味,真个浓如酒。频移带眼,空只恁、厌厌瘦。不见又思量,见了还依旧。为问频相见,何以长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李之仪(生卒年不详),字端叔,晚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沧州无棣(今山东无棣县北)人,熙宁三年进士。能文,尤工尺牍,词以小令见长。有《姑溪词》。资料.rar资料1.rar资料2.rar...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025 0
  •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重点难点梳理“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评价”的辞典义是“评定价值高低”。用于古诗鉴赏中,即评判诗歌的意义,包括内容积极还是消极,感情向上还是低沉,格调高雅还是平庸等。从近年来高...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412 0
  •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如何评价古诗词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重点难点梳理“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评价”的辞典义是“评定价值高低”。用于古诗鉴赏中,即评判诗歌的意义,包括内容积极还是消极,感情向上还是低沉,格调高雅还是平庸等。从近年来高...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094 0
  • 李之仪:《卜算子》

    李之仪:《卜算子》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资料.rar资料1.rar资料2.rar...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112 0
  • 李之仪:《卜算子》

    李之仪:《卜算子》

    李之仪:《卜算子》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资料.rar资料1.rar资料2.rar...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093 0
  • 高考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高考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高考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梳理“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有关“表达技巧”的表述,在一些高考设题中也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056 0
  • 高考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高考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高考如何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重点难点梳理“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考试大纲》“古代诗文阅读”、“鉴赏评价”中“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有关“表达技巧”的表述,在一些高考设题中也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表达技巧鉴赏是高考古诗鉴赏命题的重点,命题形式上有单独设题,...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106 0
  •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高考常用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重点难点梳理1.考点诠释2008年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共18个。2.考查重点、难点近几年的高考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单纯设题有所减少,考查方式上最常见的是比较虚词意义与用法的单选题。考查范围一般都遵循当年的考纲规定,同时历年来对极其常见的虚词作多次重复的考查,如“以”、“因”、&l...

    近现代散文 2021-09-26 708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