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1页

  • 钟声铿,铿以立号_礼记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钟声铿,铿以立号_礼记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原文】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3),横以立武。君子听钟声,则思武臣。石声磬(4),磬以立辨⑤,辨以致死(6)。君子听磬声,则思死封疆之臣(7)。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听琴瑟之声,则思志义之臣。竹声滥(8),滥以立会(9),会以聚众。君于听竿、笙、萧、管之声,则思畜聚之臣(10)。鼓鼙之声讙(11),讙以立动,动以进众。君子听鼓磬之声,则思将帅之臣。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12),彼亦有所合之也。   【注释】   ①本节选自《乐记·魏文侯》。②铿(keng):钟的声响。③横:指气势充...

    诗歌大全 2022-04-17 291 0
  •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_春秋左传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_春秋左传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僖公元年   【经】元年春王正月。齐师、宋师、曹伯次于聂北,救邢。夏六月,邢迁于夷仪。齐师、宋师、曹师城邢。秋七月戊辰,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楚人伐郑。八月,公会齐侯、宋公、郑伯、曹伯、邾人于柽。九月,公败邾师于偃。冬十月壬午,公子友帅师败莒于郦。获莒拏。十有二月丁巳,夫人氏之丧至自齐。   【传】元年春,不称即位,公出故也。公出复入,不书,讳之也。讳国恶,礼也。   诸侯救邢。邢人溃,出奔师。师遂逐狄人,具邢器用而迁之,师无私焉。   夏,邢迁夷仪,诸侯城之,救患也。凡侯伯救患分灾讨罪,礼也。   秋,...

    诗歌大全 2022-04-17 354 0
  • 太甲下翻译赏析_太甲下阅读答案_尚书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太甲下翻译赏析_太甲下阅读答案_尚书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伊尹申诰于王曰:“呜呼!惟天无亲,克敬惟亲。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天位艰哉!德惟治,否德乱。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终始慎厥与,惟明明后。先王惟时懋敬厥德,克配上帝。今王嗣有令绪,尚监兹哉。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无轻民事,惟艰;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呜呼!弗虑胡获?弗为胡成?一人元良,万邦以贞。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邦其永孚于休。”...

    诗歌大全 2022-04-17 348 0
  • 八佾第三翻译赏析_八佾第三阅读答案_论语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八佾第三翻译赏析_八佾第三阅读答案_论语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歌大全 2022-04-17 277 0
  • 谋篇第十翻译赏析_谋篇第十阅读答案_鬼谷子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谋篇第十翻译赏析_谋篇第十阅读答案_鬼谷子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原文】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   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 ,亦事之司南也。   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 ,斯盖其分也。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

    诗歌大全 2022-04-17 298 0
  • 颜渊第十二翻译赏析_颜渊第十二阅读答案_论语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颜渊第十二翻译赏析_颜渊第十二阅读答案_论语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曰:“斯言也□,其谓之仁矣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 ‘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

    诗歌大全 2022-04-17 304 0
  • 五子之歌翻译赏析_五子之歌阅读答案_尚书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五子之歌翻译赏析_五子之歌阅读答案_尚书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太康失邦,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 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 其一曰:“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一人三失,怨岂在明,不见是图。予临兆民,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 其二曰:“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厎灭亡。...

    诗歌大全 2022-04-17 274 0
  • 法行篇翻译赏析_法行篇阅读答案_荀子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法行篇翻译赏析_法行篇阅读答案_荀子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雝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王民)者,何...

    诗歌大全 2022-04-17 337 0
  • 施润泽滩阙遇友_醒世恒言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施润泽滩阙遇友_醒世恒言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还带曾消纵理纹,返金种得桂枝芬。   从来阴骘能回福,举念须知有鬼神。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斐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一日,偶至香山寺闲游。只见供卓上光华耀目,近前看时,乃是一围宝带。裴度检在手中,想道:...

    诗歌大全 2022-04-17 989 0
  • 圣人的伟大之处_中庸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圣人的伟大之处_中庸全诗的意思_上句下句

      【原文】   仲尼祖述(1)尧舜,宪章(2)文武,上律天时,下袭(3)水土。辟如大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4),辟如四时之错行(5),如日月之代明(6)”。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7)。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注释】   (1)祖述:效法、遵循前人的行为或学说。(2)宪章:遵从,效法。(3)袭:与上文的“律”近义,都是符合的意思。(4)覆帱(dao):覆盖。(5)错行:交错运行,流动不息。(6)代明:交替光明,循环变化。(7)敦化:使万物敦厚纯朴。   【翻译】   孔子继承尧...

    诗歌大全 2022-04-17 357 0
«    2025年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