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先秦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是?
答案:《左传》
《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不属于散文,所以不是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著作,从史学和文学成就看,《国语》不如《左传》。
先秦散文有些什么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肴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 《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文,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有哪些颇具代表性的先秦散文和诗歌,让你有深刻印象,为什么?
先秦时期颇具代表性的散文,记述历史的散文有: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主要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这三部书,其中《左传》的成就最高。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是具有深远影响的。诸子散文主要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儒、墨、道、法的思想在当时和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上面这些颇具代表性的作品,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都不是文学作品。历史散文是记述历史的历史书;诸子散文则是“诸子”阐明自己政治、哲学观点的学术著作。但是,无论是历史散文或诸子散文的作者,在著述时,为了使文章生动、吸引人,都采用了大量的文学描写手法,因而使得这些作品具有不同程度的文学性。
这一时期诗歌的代表作主要有屈原的《离骚》。
- 上一篇: 描写秋的散文800-写秋景的散文800字?
- 下一篇: 一年级散文诗歌类-适合一年级朗诵的散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