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三)
访客
近现代散文
2021-09-29 15:12:52
7284
0
2009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虚词练习题(三) |
---|
文言虚词练习(三) | |
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 |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 |
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 |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 |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 |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 |
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 |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 |
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 |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
( | |
) | |
①生乎吾前其闻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 |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 |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 |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 |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 |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 |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
三、判断“乎”在文中的意义。 | |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 |
文言虚词练习(三)答案 | |
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 |
1—2助词,表疑问和反问,可译为“吗”“呢”。3—4助词,表测度,可译为“吧”。5、助词表感叹,可译为“啊”“呀”。6—7介词,相当于“于”。8—9形容词词尾。 | |
二.D(①比 | |
②助词,表疑问语气 | |
③助词,表揣测语气 | |
④词尾) | |
乎 | |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1乎?然吾曾见一人,其家世代捕蛇,已多人死2乎是,然其仍从此业,吾问其故,其曰:“以此可塞赋敛。”可见,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3乎!而王胡为4乎如此好乐?若恢恢5乎王于理事必有余,则王之所为,宜也。臣之驽顿,所言多谬,王能谅之6乎? | |
答案: | |
1、 | |
助词,测度语气,可译为吧 | |
2、 | |
相当于“于” | |
3、 | |
助词,感叹语气,可译为啊、呀 | |
4、 | |
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 | |
5、 | |
助词,词尾,不译 | |
6、 | |
句末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 | |
资料.rar
资料1.rar
资料2.rar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