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是为初中时代写就的几本日记的遗失而痛悔不已。那是我写了整整三年的几本日记,我整个初中时代的每一天都被记录在里面,为考试和成绩发愁,思乡之苦,以及辛苦的暗恋,少年的每一个细微心事。从文章的质量上看,当然算不得什么,彼时我亦并不懂得写作的技巧,而只是为记录而记录,为生活而生活。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我格外珍惜,珍惜那样的一种单纯通透,珍惜那样青涩淳朴的少年岁月。我明明记得自己是小心翼翼地保存过它们的,我清晰地记得我是将它们放在了橱子的底部的,然而,假期的某一天,当我翻箱倒柜甚至掘地三尺都再也找不到它们的丁点足迹的时候,我彻彻底底地难受了,是那种无以言表而又痛彻心扉的难受,我觉得我把自己丢了,就是这样,那个单薄懦弱的小小少年,我竟和他一刀两断了!
13年,就像13根火柴棍儿,再不济,也是应该燃起一蓬火焰的,哪怕萤火烛光,都能够照亮点什么。但在我的手心里,纵使我的眼睛瞪得再大,除了细小的掌纹,就剩下没有搓洗干净的尘灰,至于其他,包括本不该忘却的对于母亲的纪念,却消失的那么快速,那么干净!抬首仰天,细雨如泣;低头看路,路色凄迷。
错落在天涯,是我们熟悉的问候,永恒的尘封着,这场繁华过后的凄凉,多少瞎想,掠过心头的丝丝悸动,最后的遗落,是我们没有过的陌生,无尽的星空,每每臆想,你说过的那些只字片语,足以让这个漆黑的夜,彻夜难眠,你说无缘不再流恋,你说伤情,何须追忆,可梦里的唏嘘,怎奈何聚散无期。
本应该是春光明媚的季节,天却一直阴着,灰蒙蒙的,像我纷乱的思绪,凌乱的心。
今天著作此文时已经是2010年的最后一天,这样的日子,或许很多人很兴奋、也很惬意,而我只能把更多忧郁与无助的目光眺望山的那边,感想苍老的父母在这年末的夜晚是否已经入睡?他们是否还在灯光下为我操碎着心?他们是否还在把祝愿放在我的感情的宿命上祈求?我想了许多,总是难已静心入睡。
婚姻是一次选择,不是为了排遣寂寞,或者寻找一张长期的饭票,更激烈点说,相当于是一次赌注。无论选择了谁,都是一次投资,无论选择原始股、潜力股、还是颠峰股,都需要承担风险。选择是最重要的,你掌握着自己的选择权,可以选择是否要结婚,也可以选择跟谁结婚,但是这种主动权不是绝对的,当遇上爱情或者错过最佳的选择时机时,主动权就不由自主的交付于别人或者将权限一放再放!
四十岁了,算已是中年之人了!古人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似乎是说四十岁的人很清明。诚然,四十岁的人对世事、对人生是有了一些看法和思考,但是,四十岁的人又是何等的可怜与悲哀啊!四十岁的人上有老人,下有孩子,中间又有妻子朋友邻里同事,在一大群人中间裹着,自己如履破冰,稍不留心,就会弄个身败名裂,里外不是人。四十岁的人,在家已是一家之主,一家人要吃要穿,柴米油盐,待人接物,里里外外,全都看你如何安排。没有人思你费尽心机操劳家业的艰辛,却总有人非你捉襟见肘欲不齐人的无能;没有人帮助你分忧解难,却总有人责怪你如何不该。四十岁的人已是社会圈子里一个说重不重、说轻不轻的“四不像”了。在这个世上,说你重要吧,论起来已辛辛苦苦的干了半辈子了,到头来一事无成,有时你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努力,抵不过人家有头有脸人的一句话;说你不重要吧,长年累月没黑没明地奔波,有时连个流泪的时间都没有,让你处在一个求生无路、求死不能的夹缝中,既可笑,又可怜,狼狈不堪。四十岁的人,最悲哀的还是心的孤独,如沙海一鸥,茫茫天地间,任你自生自灭,有谁关心你、怜悯你呢?四十岁以前,父母总把你当孩子看,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父母都用自己的孤独一身背去,留给你的都是温热无限和春光明媚,你生活在无忧无虑或异想天开的快乐中,可以无拘无束的笑,也可以尽情尽意地哭,谁还知道世间会有孤独一词?四十岁以后,父母或老或逝,再会有谁能真正懂你疼你呢?你想笑不能尽意,想哭不能尽情,即使你哭了笑了,又有谁会在意你、理会你呢?有时你难受至极,真想找一个爱你疼你如父如母的人,扑到怀里放声大哭一场,让自己疲惫的心好好轻松一下,但在这个世上会有这样的人吗?所以你只好戴起伪善的面具,装出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干着身不由己的事情,日复一日地折磨着灵魂走近黄泉。……自从父母去世以后,我常常在心里哭泣,总觉得自己可怜的心从此失去幸福的共鸣。我曾试图在这个世上寻找一个心的港湾。好让自己孤独的心在这个港湾里从此不再漂泊,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说,心心相印,心心相依,彼此呵护,彼此加力,在心的重生中,自己多少干点事情,从而不至于白来此世一趟,然而,事实却总是那么令人失望……过了四十,人到中年。人到中年最悲哀! 赞
我流下的泪也是欠下的,这一切的痛苦彷徨迷茫都是寻找该怎么走下去,至于活着是为了什么,我都开始迷茫起来,做的不好别人在背后说,做的好别人也说,我在这寂静中寻找痛苦,我变的冷落,剩下的希望都已然渺茫,我还有什么没有做的都放开手做去吧,我留下的还有孤独,那再也没有谁陪伴着我了,古代的文化也蓦然发现都不存在了,所有都空虚了,都逝去了,该变的都变了,不再需要我们这样的人了,之所以痛苦能改变自己,然而我变了,变的自己都无法辨认,却都置身世外了泪流尽了血枯干了心凉了,15年3月21日 赞
初晓的风,奚落着迟暮的城。雪舞,又一次湮没了身影,为何只有光阴,总是流逝地那般匆匆?
一阵南风送来,不仅送来了南国的芬芳,也带来了那先前所没有的燥热,这天儿,确乎是渐渐热了。春与夏之间没有了过渡的桥梁,丝丝凉风微风瞬间变成了炽热的刑具,夏日正午的静,烈日下死神般地无声。我对这合肥的气候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因为它很像我的脾气,我的心情,这般变化无常,让人难以揣测。中午还是烈日炎炎,燥热的空气另人窒息,到了夜里天又阴了起来,一场大雨是在所难免了。气候是要人去适应的,天气也是一样,我在想,那我们不是一直在适应生活吗,答案是肯定的。人类打一落地就具备了这项能力,适应,或许我们只会想得到具体的事件,物化了的事情,我们生活在不停变化的气候里,春捂秋冻是适应来的感知。苦难与幸福是两种生活状态,两个不同的内心世界,但都歌颂着人类没有放弃过对生活的青睐,残疾,健全,穷人,富人,当这些名词存在一天,就说明人类认知狭隘一天。残疾意味着某项能力的缺失,这样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是残疾人,穷人即缺失财富,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强调,但不意味着精神财富的丧失甚至谋取。原来,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一直这般片面、狭隘,以至于无限丑陋的延续与悲哀的摧残。浩瀚的人类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空间,我们的眼光真的需要拓展了,但这样也好,没了比较,我们将无处容身。我想,我还是跳到另一个空间里吧,还是麻痹通感的能力罢,好在我可以任意走动在这些空间里。
结局会怎样?其实即使父亲没有喊出,读者也可从诗中描写的场景中得出,孩子命运将同他们的母亲一样了。可这样的结果说也没用,越说越悲伤,不如不说。病妇托孤、父求买饵、孤儿索母,这一幕幕情景,加上丈夫“行复尔耳”之悲号,答案尽在其中。
物是人非事事休,往事如梦空对天。曾经对自己关怀备至身边的至爱亲人,先后踏上远行的帆舟,只是隔了一堵岁月的屏风,只是相隔一朵浪花的萦绕,然,我再也追赶不上那劈风斩浪渐行渐远的船帆。此一时,任凭我泪流成河,又怎么唤回帆船的转航?
免责声明:文章《没有选择生活人类是否适应寻找能力送来缺失空间》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 上一篇: 没有选择想起开始语气泪水美梦落下身体发生感染
- 下一篇: 没有选择舅舅人生美丽追求现实生活目光时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