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12月 第58页

2021年12月 第58页

  • 50年前的月光(散文)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自序-梅芷散文精选

    50年前的月光(散文) ——《十七的月亮照样圆》自序-梅芷散文精选

      困居斗室,极少出门,尤其是晚上,不见月光久矣。   倒是有一回,起码七八年了,白天酷暑难耐,趁晚凉出去理发,顺便上了西施大桥,无意之中望见浣江月影,禁不住举头仰望。   明月几时有——当时,头一个念头便是苏东坡这个名句。   那一晚之前,也已多年不曾见过月亮。   月亮不理会我的见与不见,始终如一高高在上。   皓月当空,起码已数亿岁了吧,看上去靓丽依旧。   月光下,思绪满有理由地滑向了遥远的往昔。   往昔于我,与许多同龄人一样,指的不过是童年。   童年。   童年夏夜。   童年夏夜月下。   多少回,...

    名家散文 2021-12-20 506 0 梅芷
  • 寒风吹彻-刘亮程散文精选

    寒风吹彻-刘亮程散文精选

      雪落在那些年雪落过的地方,我已经不注意它们了。比落雪更重要的事情开始降临到生活中。三十岁的我,似乎对这个冬天的来临漠不关心,却又好像一直在倾听落雪的声音,期待着又一场雪俏无声息地覆盖村庄和田野   我静坐在屋子里,火炉上烤着几片馍馍,一小碟咸菜放在炉旁的木凳上,屋里光线暗淡。许久以后我还记起我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围抱火炉,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远而入神。柴禾在炉中啪啪地燃烧着,炉火通红,我的手和脸都烤得发烫了,脊背却依旧凉飕飕的。寒风正从我看不见的一道门缝吹进来。冬天又一次来到村里,来到我的家。我把...

    名家散文 2021-12-20 487 0 刘亮程
  • 朱镕基讲话实录相关资料-网络散文精选

    朱镕基讲话实录相关资料-网络散文精选

      【朱镕基讲话实录出版:最担心现在发的都是垃圾股】      一位退休国家领导人的讲话选集正在中国热销。几个月前,已卸任八年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回到母校参加校庆时,就带着这本书,他把样书高举过头顶,对在场学生说,经党政文件层层下达的正式发言,在《朱镕基讲话实录》(以下称“《实录》”)中通通没有收录。      朱镕基担任分管国务院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长达十年,包括一届常务副总理,一届总理,2003年卸任后,他较少公开露面。      《朱镕基讲话实录》一书初印50万册,正式发行仅一周,即在不少实体书店脱销。价格竞...

    名家散文 2021-12-20 541 0 网络
  • 穆木天散文精选-穆木天散文精选

    穆木天散文精选-穆木天散文精选

      【穆木天】简介   穆木天(1900-1971),原名穆敬熙,吉林伊通县靠山镇人,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象征派诗人的代表人物。1918年毕业于南开中学。1926年又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曾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加创造社,回国曾任中山大学、吉林省立大学教授,1931年在上海参加左联,负责左联诗歌组工作,并参与成立中国诗歌会,后历任桂林师范学院、同济大学教授,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旅心》(1927)、《流亡者之歌》(...

    名家散文 2021-12-20 720 0 穆木天
  • 余秋雨语录-余秋雨散文精选

    余秋雨语录-余秋雨散文精选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再过多少年,它还会化为泥土,完全融入大地。将融未融的阶段,便是废墟。母亲微笑着怂恿过儿子们的创造,又微笑着收纳了这种创造。母亲怕儿子们过于劳累,怕世界上过于拥塞。看到过秋天的飘飘黄叶吗?母亲怕它们冷,收入怀抱。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是建筑的黄叶。     人性的温暖   ●最让人动心的是苦难中的高贵,最让人看出高贵之所以高贵的,也是这种高贵。凭着这种高贵,人们可以在生死存亡线的边缘上吟诗作赋,可以用自己的一点温暖去化开别人心头的冰雪,继而,可以用屈辱之身去点燃文...

    名家散文 2021-12-20 464 0 余秋雨
  • 池莉文选-池莉散文精选

    池莉文选-池莉散文精选

      谬论结构      世间万事万物,凡立得住站得稳的,无不是结构得好。大处看如天与地,如太   阳与月亮;小处看如鱼与水,如针与线,如琴与弦。试想若没有高山,哪来江海;   没有草原,哪来骏马。绿树虽好,却不免单调,于是天又生出鲜花,用红花配绿叶。   红花绿叶虽好,却只有意态,没有音响,于是天又生出鸟儿。绿叶摇曳鲜花畔,鸟   儿啼唱树林间,这岂不是结构得好。男女自然也是结构。      这里不谈爱情,只谈结构。爱情是结构上长的草。结构一散,爱情便不复存在   了。世上有一种人,叫做文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

    名家散文 2021-12-20 585 0 池莉
  • 童年记忆-安柠散文精选

    童年记忆-安柠散文精选

    踏上幽静的乡间小路去看记忆里的老槐树小河水在潺潺流淌秋色正浓树下层层落叶儿时的语文老师伫立在老树下遥望远方金黄的落叶带进童年的记忆...

    名家散文 2021-12-20 498 0 安柠
  •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鲁迅散文精选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鲁迅散文精选

      现在对于文艺的批评日见其多了,是好现象;然而批评日见其怪了,是坏现象,愈多反而愈坏。   我看了很觉得不以为然的是胡梦华君对于汪静之君《蕙的风》的批评,尤其觉得非常不以为然的是胡君答复章鸿熙君的信〔2〕。   一,胡君因为《蕙的风》里有一句“一步一回头瞟我意中人”,便科以和《金瓶梅》〔3〕一样的罪:这是锻炼周纳〔4〕的。《金瓶梅》卷首诚然有“意中人”三个字,但不能因为有三个字相同,便说这书和那书是一模样。例如胡君要青年去忏悔,而《金瓶梅》也明明说是一部“改过的书”,若因为这一点意思偶合,而说胡君的主张也等于《金...

    名家散文 2021-12-20 450 0 鲁迅
  • 《朝花夕拾》简介-鲁迅散文精选

    《朝花夕拾》简介-鲁迅散文精选

    《朝花夕拾》简介: --------------------------------------------------------------------------------   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于一九二八年九月由北京未名社初版,列为作者所编的《未名新集》之一。一九二九年二月再版。一九三二年九月第三版改由上海北...

    名家散文 2021-12-20 503 0 鲁迅
  • 端午印象-选自橹泳散文集-橹泳散文精选

    端午印象-选自橹泳散文集-橹泳散文精选

    童年的端午,祖母总会到野外割一些艾草回家,那是一种传统习俗也是端午独有的香气标志。 端午时节,男人忙着割麦插秧,女人则摘苇叶包粽子。我家的粽子大都由祖母包成,她包的粽子呈羊角形,碧绿水灵甚是美观。这与从超市里买来的显然不同,买来的粽子包装固然不错,但外形与口感总觉得欠缺一份乡土气息。 祖母原先也不会包粽子,只因我小时候看见街上有人卖粽子而哭闹着要买,祖母坳不过便给我买了一个。而待我第一次享受过那份美味后,眼睛就一直望着卖粽子小摊念念不舍。于是祖母就捡起我丢弃的粽叶,顺着苇叶的折痕学会了包粽子的技术。而打此以后,每年...

    名家散文 2021-12-20 440 0 橹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