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12月 第72页

2021年12月 第72页

  • 儿歌的“反动”-鲁迅散文精选

    儿歌的“反动”-鲁迅散文精选

    儿歌的“反动”   一儿歌胡怀琛〔2〕   “月亮!月亮!   还有半个那里去了?”   “被人家偷去了。”   “偷去做甚么?”   “当镜子照。”   二反动歌小孩子天上半个月亮,   我道是“破镜飞上天”,原来却是被人偷下地了。   有趣呀,有趣呀,成了镜子了!   可是我见过圆的方的长方的八角六角的菱花式的宝相花〔3〕式的镜子矣,没有见过半月形的镜子也。   我于是乎很不有趣也!   谨案小孩子略受新潮,辄敢妄行诘难,人心不古,良足慨然!然拜读原诗,亦存小失,倘能改第二句为“两半个都那里去了”,即成全璧矣。...

    名家散文 2021-12-17 470 0 鲁迅
  • 一件小事⑴-鲁迅散文精选

    一件小事⑴-鲁迅散文精选

    一件小事⑴ --------------------------------------------------------------------------------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

    名家散文 2021-12-17 507 0 鲁迅
  • 灯下漫笔①-鲁迅散文精选

    灯下漫笔①-鲁迅散文精选

    灯下漫笔①   一   有一时,就是民国二三年时候,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了,真所谓蒸蒸日上。听说连一向执迷于现银的乡下人,也知道这既便当,又可靠,很乐意收受,行使了。至于稍明事理的人,则不必是“特殊知识阶级”,也早不将沉重累坠的银元装在怀中,来自讨无谓的苦吃。想来,除了多少对于银子有特别嗜好和爱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钞票了罢,而且多是本国的。但可惜后来忽然受了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是袁世凯②想做皇帝的那一年,蔡松坡③先生溜出北京,到云南去起义。这边所受的影响之一,是中国和交通银行的停止兑现...

    名家散文 2021-12-17 472 0 鲁迅
  • 孤独者-鲁迅散文精选

    孤独者-鲁迅散文精选

    孤独者 -------------------------------------------------------------------------------- 一   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回想起来倒也别致,竟是以送殓始,以送殓终。   那时我在S城,就时时听到人们提起他的名字,都说他很有些古怪:所学的是动物学,却到中学堂去做历史教员;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却常喜欢管别人的闲事;常说家庭应该破坏,一领薪水却一定立即寄给他的祖母,一日也不拖延。此外还有许多零碎的话柄;总之,在S城里也算是一个给人当作谈助的人。...

    名家散文 2021-12-17 522 0 鲁迅
  • 韩少功散文集-韩少功散文精选

    韩少功散文集-韩少功散文精选

    韩少功简介:(1953—),男,汉族,笔名少功、艄公等。湖南长沙人。1968年初中毕业后,下放到湖南省汨罗县的农村插队。1974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开始发表作品。执笔含有大量史料的传记《任弼时》(与甘征文合作)。1978年考入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发表短篇小说《月兰》(《人民文学》1979年4月)在文坛崭露头角。1982年毕业后在湖南省总工会的杂志《主人翁》任编辑。1984年调作协湖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1988年到海南后开始主编《海南纪实》杂志。1990年任海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199...

    名家散文 2021-12-17 688 0 韩少功
  • 大方文集之杂文篇:教育之方法(十)-成功在望散文精选

    大方文集之杂文篇:教育之方法(十)-成功在望散文精选

      本篇谈谈我对教育与教学之区别: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活动,都是教育。也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社会实践和活动。教育应是一种积极的启迪,也就是说,教育是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追求的社会实践和活动。所以,未来的教育应是一种积极的启迪,一种对人性认识和改造及自身能积极向好的知识和技能,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情操方向,去追求与获取这种乐观进取的思维和动力。启迪人们向最崇高的思想境界,即产主义思想境界发展,启迪人们向最崇高的精...

    名家散文 2021-12-17 631 0 成功在望
  • 街头上的叫卖声-远逝的牧歌散文精选

    街头上的叫卖声-远逝的牧歌散文精选

      回顾伊犁往事,我常常非常怀念伊宁市那个时候的街头风景。      那个时候的伊宁市,马路只有一条——解放路横贯东西,再接上去,就是斯大林街,汉人街(汉人街是三四十年代老百姓的叫法,延续至今;解放以后政府公布的街名叫新华东路)。路两旁是高大粗壮的白杨树,一直沿着路面排着队,长到了郊区,长到了农村公社的田野里。那白杨树夏天的时候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把整个大街遮挡的阴阴凉凉,炽热的阳光被白杨树叶遮挡的像是一朵朵细小的梅花图案,洒落在地面上,零零碎碎,煞是好看。      就在这样的风景图案里,一个个商贩摊点栖息在白杨...

    名家散文 2021-12-17 475 0 远逝的牧歌
  • 随感录35-鲁迅散文精选

    随感录35-鲁迅散文精选

    随感录35   从清期末年,直到现在,常常听人说“保存国粹”这一句话。   前清末年说这话的人,大约有两种:一是爱国志士,一是出洋游历的大官。他们在这题目的背后,各各藏着别的意思。志士说保存国粹,是光复旧物的意思;大官说保存国粹,是教留学生不要去剪辫子的意思。   现在成了民国了。以上所说的两个问题,已经完全消灭。所以我不能知道现在说这话的是那一流人,这话的背后藏着什么意思了。   可是保存国粹的正面意思,我也不懂。   什么叫“国粹”?照字面看来,必是一国独有,他国所无的事物了。换一句话,便是特别的东西。但特别未...

    名家散文 2021-12-17 413 0 鲁迅
  • 《热风》鲁迅-鲁迅散文精选

    《热风》鲁迅-鲁迅散文精选

    目录 ·“以震其艰深” ·不懂的音译 ·对于批评家的希望 ·儿歌的“反动” ·反对“含泪”的批评家 ·估《学衡》 ·即小见大 ·事实胜于雄辩 ·所谓“国学” ·题记 ·望勿“纠正” ·为“俄国歌剧团” ·无题 ·智识即罪恶 ·随感录二十五 ·随感录33 ·随感录35 ·随感录37 ·随感录38  ...

    名家散文 2021-12-17 565 0 鲁迅
  • 翦伯赞散文-翦伯赞散文精选

    翦伯赞散文-翦伯赞散文精选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南桃源人,维吾尔族。曾任北京大学副校长(1952年至1968年)、历史系主任。曾参与北伐战争。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职。     内蒙访古(翦伯赞)  一九六一年夏天...

    名家散文 2021-12-17 903 0 翦伯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