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 第81页
-
读书杂谈-鲁迅散文精选
读书杂谈 --七月十六日在广州知用中学〔2〕讲 因为知用中学的先生们希望我来演讲一回,所以今天到这里和诸君相见。不过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讲。忽而想到学校是读书的所在,就随便谈谈读书。是我个人的意见,姑且供诸君的参考,其实也算不得什么演讲。 说到读书,似乎是很明白的事,只要拿书来读就是了,但是并不这样简单。至少,就有两种:一是职业的读书,一是嗜好的读书。所谓职业的读书者,譬如学生因为升学,教员因为要讲功课,不翻翻书,就有些危险的就是。我想在坐的诸君之中一定有些这样的经验,有的不喜欢算学,有的不喜欢博物〔3〕...
-
畅谈十八大 展望新农村-于学忠散文精选
——记辽宁省盖州市九寨镇九寨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殿金 喜迎党的十八大——科学发展,辉煌成就……它关系着全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决定性的意义;我市农村基层干部期待:党的十八大给百姓带来更多福音。 盖州市九寨镇九寨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魏殿金,“廉政为民,甘当公仆”这就是他的座右铭,3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为全村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九寨村(社区)各项事业不断进步。 “我就是挑担的,一头装着百姓,一头装着党和政府,中间的扁担就是自己的良心。”作为这个从一个...
-
登富士山-淩叔华散文精选
淩叔华,原名淩瑞棠,笔名叔华、瑞唐、瑞棠、SUHOA、素心,原籍广东省番禺县,1900年3月25日生于文化古城北京的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是其父第四位夫人所生,姊妹四人,排行第三,在家裏排行第十。古城的灿烂文化和环境启迪了她的天资才华,影响了她的爱好和生活。 我向来没想过富士山是怎样巍大,怎样宏丽,值得我们崇拜的,因为一向所看见的富士山影子,多是一些用彩色渲染得十分匀整可是毫无笔韵的纯东洋画与不见精彩的明信片,或是在各种漆盘漆碗上涂的色彩或金银色的花样。这些东西本来是一些只能暂视不能久赏的容易讨巧的工艺品,所以...
-
爱是可以-胡斌东煜散文精选
很早很早就想写一些身边的人物和事件,因为他们的一些事迹常常感动着、搅动着我的心,使我时时寝食难安。 正因为有这样一些草根人物,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基层。但他们又常常表现出巨大的勇气和炽热的爱,这种爱在影响和燃料着平凡的生活,在改变着社会生活的某一些细小的方面,从而使人精神振奋,在前行的夜色中能看到一盏盏耀眼的灯,照亮在心坎的大道上。 我有一位朋友,二十多年如一日,无怨无悔地照顾和赡养着一位现已有百余岁的老人,她自己则在二十多年的时光中忙忙碌碌,辛苦劳作,省吃俭用,默默奉献。舍不得吃一餐美食,舍不得添制几件象...
-
72年的相伴-戴高山散文精选
2000年6月22日,陪伴张学良将军72年的赵一荻女士去世,享年88岁。事隔一年多,2001年10月15日,张学良将军去世,享年101岁。这对相伴70多年的红粉知己,终于走完了他们相亲相爱的一生,真是令世人扼腕长叹! 1927年,不到16周岁的赵一荻女士,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张学良将军。很快,他们双双坠入爱河,无法离舍。两年之后,赵一荻女士不顾家人的反对,只身一人私奔沈阳,去找张学良将军。从此,开始了她们一生的红粉相伴。为此,其父赵庆华公开登报脱离父女关系,至死都没有原谅这个他最为疼爱的小女儿。...
-
《朝花夕拾》小引-鲁迅散文精选
《朝花夕拾》小引 --------------------------------------------------------------------------------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
-
为“俄国歌剧团”-鲁迅散文精选
为“俄国歌剧团” 我不知道,——其实是可以算知道的,然而我偏要这样说,——俄国歌剧团〔2〕何以要离开他的故乡,却以这美妙的艺术到中国来博一点茶水喝。你们还是回去罢! 我到第一舞台着俄国的歌剧,是四日的夜间,是开演的第二日。 一入门,便使我发生异样的心情了:中央三十多人,旁边一大群兵,但楼上四五等中还有三百多的看客。有人初到北京的,不久便说:我似乎住在沙漠里了。〔3〕是的,沙漠在这里。 没有花,没有诗,没有光,没有热。没有艺术,而且没有趣味,而且至于没有好奇心。 沉重的沙…… 我是怎么一个...
-
司汤达作品-司汤达散文精选
司汤达(1783年-1842年)是十九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一生并不长,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学上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作品。然而,他却给人类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包括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最有名的作品是《红与黑》(1830)和《巴马修道院》(1839)。 中文名:司汤达 外文名:Stendhal 别名:亨利·贝尔 国籍:法国 出生地:法国...
-
老屋窗口-余秋雨散文精选
一 ??前年冬天,母亲告诉我,家乡的老屋无论如何必须卖掉了。全家兄弟姐 妹中,我是最反对卖屋的一个,为著一种说不表的理由。而母亲的理由却说 得无可辩驳∶“几十年没人住,再不卖就要坍了。你对老屋有情分,索性这 次就去住几天吧,给它告个别。” ??我家老屋是一栋两层的楼房,不知是祖父还是曾祖父盖的。在贫瘠的山 村中,它像一座城堡矗立著,十分显眼。全村几乎都姓余,既有余氏祖堂也 有余氏祠堂,但是最能代表余氏家族荣耀的,是这座楼。这次我家这么多兄 弟姐妹一起回去,每人都可以宽宽敞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