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 第85页
-
青年作家更要担当起社会责任:林萧-青年作家散文精选
图为《青年作家》杂志对林萧访谈截图 林萧简介:林萧,1983年出生,湖南永州人。十五岁开始发表作品,中学时代被评为“第四届全国十佳文学少年”。报刊专栏作家,资深媒体评论员,现供职于广东某新闻媒体。著有长篇小说《苦夏》、诗集《朋友别哭》、散文集《感觉阳光》、评论集《指点江山》等,写作事迹被《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湖南日报》《山西青年报》《三晋都市报》《广州日报》等上千家媒体报道。 采访手记 他在广东,我在辽宁。一个南方,一个北方。互联网把几千公里的距离浓缩在细长的网线里。 ...
-
又是一年春草绿-梁遇春散文精选
一年四季,我最怕的却是春天。夏的沉闷,秋的枯燥,冬的寂寞,我都能够忍受,有时还感到片刻的欣欢。灼热的阳光,惟悴的霜林,浓密的乌云,这些东西跟满目创1的人世是这么相称,真可算做这出永远演不完的悲剧的绝好背景。当个演员,同时又当个观客的我虽然心酸,看到这么美妙的艺术,有时也免不了陶然色喜,传出灵魂上的笑涡了。坐在炉边,听到呼呼的北风,一页一页翻阅一些畸零人的书信或日记,我的心境大概有点像人们所谓春的情调罢。可是一看到阶前草绿,窗外花红,我就感到宇宙的不调和,好像在弥留病人的塌旁听到少女的轻脆的笑声,不,简直好像参加...
-
革“首领”-鲁迅散文精选
革“首领” 这两年来,我在北京被“正人君子”杀退,逃到海边;之后,又被“学者”之流杀退,逃到另外一个海边;之后,又被“学者”之流杀退,逃到一间西晒的楼上,满身痱子,有如荔支,兢兢业业,一声不响,以为可以免于罪戾了罢。阿呀,还是不行。一个学者要九月间到广州来,一面做教授,一面和我打官司,还豫先叫我不要走,在这里“以俟开审”哩。以为在五色旗下,在青天白日旗下,一样是华盖罩命〔2〕,晦气临头罢,却又不尽然。不知怎地,于不知不觉之中,竟在“文艺界”里高升了。谓予不信,有陈源教授即西滢的《闲话》广告为证,节抄无趣,剪而贴...
-
有钱的蠢才-橄榄梦散文精选
孩子,你累了。 是的。 我知道你很累,我每一天,看着你,迎着黎明里的第一缕晨光,飞翔梦想,我每一天,又看见你,披着月光赐予你的清辉,拥抱冰凉,我知道,孩子,我看见,孩子,你真的累了。 但是,孩子,你的命运,早就注定了,你是一枚双刃剑,一枚拥抱苦难,一枚飞舞幸福的双刃剑;所以,孩子,你不能倒下,你的站立,是为了那些善良的人群,你的站立同样也是为了那些卑鄙的小人,没有你,那些卑鄙的小人,早就把自己的五爪,伸进那些熟睡中的羊群,没有你,那些恰是绵羊的善类,早就被锋利的牙齿,撕裂; 在这片茫茫的大漠,你...
-
钟敬文散文集选-钟敬文散文精选
原名钟谭宗。出生于广东汕尾海丰公平鱼街,客家人。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是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 作家。西湖的雪景 钟敬文 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所以然的道理。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浴晴瓯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于此时节,往来湖上,陶醉于柔婉芳馨的情趣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然可爱...
-
谈“激烈”-鲁迅散文精选
谈“激烈” 带了书籍杂志过“香江”,有被视为“危险文字”而尝“铁窗斧钺风味”之险,我在《略谈香港》里已经说过了。但因为不知道怎样的是“危险文字”,所以时常耿耿于心。为什么呢?倒也并非如上海保安会所言,怕“中国元气太损”〔2〕,乃是自私自利,怕自己也许要经过香港,须得留神些。 今年似乎是青年特别容易死掉的年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里以为平常的,那边就算过激,滚油煎指头。今天正是正当的,明天就变犯罪,藤条打屁股。倘是年青人,初从乡间来,一定要被煎得莫明其妙,以为现在是时行这样的制度了罢。至于我呢,前年...
-
袁昌英散文集选-袁昌英散文精选
【作家简介】袁昌英(1894.9—1973.4)作家,教育家;湖南省醴陵人,女;1916、1926年两度出国,入英国爱丁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先后任上海中国公学、武汉大学教授;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戏剧有《孔雀东南飞》、《活诗人》等,散文有《巴黎的一夜》、《琳梦湖上》等,代表作《游新都后的感想》等被选入高中课本;出版《法国文学史》、《法国文学》等著作;生前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56年加入民盟;次年划为右派,后又被判反革命,交街道监督劳动,75岁时被遣送回醴陵乡下,三年后去世;1...
-
书法的具象想象(文化散文)-郭有生散文精选
抽象的书法艺术,常常会有具象想象,创作和欣赏都会出现这种现象。 有的从书法创作运笔来想象,如李白《草书歌行》“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有的从点画来想象,如宋代朱长文《续书断》中把颜真卿的书法列为神品。并评论说:“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态,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王羲之也说:“夫著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或如蹲鸱,或如蝌蚪,或如瓜...
-
方令孺散文精选-方令孺散文精选
方令孺(1897~1976/09/30)安徽桐城人。散文作家和女诗人。方苞的后代。1923年留学美国,在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读书。1929年回国后,先后任青岛大学讲师和重庆国立剧专教授。1939年至1942年任重庆北碚国立编译馆编审。1943年后在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1949年后被选为上海市妇联副主席。1958年至“文革”前,任浙江省文联主席。 中文名:方令孺 国籍:中国 出生地:安徽桐城 出生日期:1896年 逝世日期:1976年 职业:散文作家,诗人,教授 毕业院校...
-
米兰·昆德拉作品-江南风散文精选
米兰·昆德拉,捷克小说家,生于捷克布尔诺市。1948年,到首都布拉格读大学。1967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玩笑》在捷克出版,获得巨大成功。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主要作品有《小说的艺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等。 作者简介 米兰.昆德拉,MilanKundera,1929生于捷克布尔诺市。父亲为钢琴家、音乐艺术学院的教授。生长于一个小国在他看来实在是一种优势,因为身处小国,“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博识的“世界性的人”。童年时代,他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