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 第95页
-
春暖花开走三口-天然·水晶散文精选
黄山风景区东北麓的三口镇,是黄山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区,镇域北部耸立如屏的轩皇山与黄山的夫子峰、轩辕峰遥相呼应,发源于黄山腹地的麻川河和芦溪河蜿蜒穿行全镇且在湘潭古村落处交汇后向北流入太平湖,合铜黄高速、103省道和新三公路横贯全境,这里的确是一个山环水绕、良田万亩、交通便利、四季分明的风水宝地。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们一行翻越(太平原县城)千年古镇仙源东部山冈官庄岭来到了三口,映入眼帘是一个姹紫嫣红的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它们开放在碧绿田野上、小桥流水旁、粉墙黛瓦下。这里百花争妍,莺歌...
-
王了一散文集选-王了一散文精选
王了一(190O.7.16——1986.5.3)原名王力,广西博白人。幼年家境贫寒,刻苦自学。1924年由亲友资助,入上海南方大学学习,曾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除名。1925年入上海国民大学。1926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7年留学法国,1931年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后,先后在清华大学、燕京大学、广西大学、昆明西南联大、中山大学、岭南大学任教,曾任中山大学及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54年后任北京大教授,并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 王力一...
-
九乡溶洞探秘-罗松生散文精选
在人们的印象中,凡是能给人美感的种种造型,都是艺术家用灵感创作出来的,可我说的不是这些,而是大自然用无形之手创造出来的作品。但又不是奇峰险嶂,也不是跌水悬流,而是那深藏于溶洞之中琳琅满目的珍品,它们在大山之中被时间封存得很久很久了,已经有六千万年,那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是经过了无数次修改,才最后定型。如此稀世珍宝,实属来之不易,何止价值连城,当然也就不能公开展示于光天化日之下,为了安全起见...
-
浅谈五四时期浪漫主义中的自我意识-天禧散文精选
摘要:在郑伯奇的《现代小说导论(三)》中也明确讲到:“在五四以后,浪漫主义的风潮确有点风靡全国青年的形势。”[①]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对五四新文学影响之强烈。五四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作为现代文艺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思潮相比,目前学术界对它的研究确实有些冷清,这也许与浪漫主义自身的复杂性有关。我们暂不能从浪漫主义的枝枝叶叶去挖掘五四时期浪漫主义与西方浪漫主义的相同之处,但笔者认为,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现象”,与其社会存在和历史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对西方浪漫主义和在中国嬗变了的新浪漫主义作一些比较,...
-
丽尼散文选-丽尼散文精选
丽尼(1909.11.4—1968.8.3)原名郭安仁,生于湖北孝感。1930年前后到福建,先后担任《泉州日报》副刊编辑. 生平简介 原名郭安仁的丽尼1909年生于湖北孝感,是上世纪三丽尼 四十年代一位有影响的散文家,有巴金为其编选的《白夜》和《鹰之歌》两本散文集存世。新中国成立后,丽尼历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武汉中南人民出版社编辑部副主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并为《译文》(后改名《世界文学》)编委;“文革”中受到迫害,1968年殁于广州。 《鹰之歌》丽尼...
-
徐蔚南散文集选-徐蔚南散文精选
原名毓麟,笔名半梅、泽人。江苏盛泽人。自小与邵力子相识,为世交。后入上海震旦学院。留学日本,庆应大学毕业,归国后在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任教。1924年,由柳亚子推荐,参加新南社。1925年来上海,在复旦大学实验中学任国文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以《山阴道上》,誉满文坛。加入文学研究会。一年后在复旦大学、大夏大学执教。自1928年起任世界书局编辑,主编《ABC丛书》,共出版152种。抗日战争胜利后,主持《民国日报》的复刊工作,任《大晚报·上海通》的主编以及上海通志馆的副馆长并兼任大东书局编纂主任。建国后在上海文献委...
-
范爱农-鲁迅散文精选
范爱农 --------------------------------------------------------------------------------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巡抚恩铭被JoShiki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
-
端午节⑴-鲁迅散文精选
端午节⑴ -------------------------------------------------------------------------------- 方玄绰近来爱说“差不多”这一句话,几乎成了“口头禅”似的;而且不但说,的确也盘据在他脑里了。他最初说的是“都一样”,后来大约觉得欠稳当了,便改为“差不多”,一直使用到现在。 他自从发见了这一句平凡的警句以后,虽然引起了不少的新感慨,同时却也到许多新慰安。譬如看见老辈威压青年,在先是要愤愤的,但现在却就转念道,将来这少年有了儿孙时,大抵也...
-
谈所谓“大内档案”-鲁迅散文精选
谈所谓“大内档案” 所谓“大内档案”〔2〕这东西,在清朝的内阁里积存了三百多年,在孔庙里塞了十多年,谁也一声不响。自从历史博物馆将这残余卖给纸铺子,纸铺子转卖给罗振玉〔3〕,罗振玉转卖给日本人,于是乎大有号*G之声,仿佛国宝已失,国脉随之似的。前几年,我也曾见过几个人的议论,所记得的一个是金梁,登在《东方杂志》〔4〕上;还有罗振玉和王国维〔5〕,随时发感慨。最近的是《北新半月刊》上的《论档案的售出》,蒋彝潜〔6〕先生做的。 我觉得他们的议论都不大确。金梁,本是杭州的驻防旗人,早先主张排汉的,民国以来,便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