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12月 第99页

2021年12月 第99页

  • 秋风-洛克散文精选

    秋风-洛克散文精选

      时值农历七月,炎热的夏季带着他的炎热轻轻地告别,伤感的秋风载着她的伤感悄悄地到来。一场秋雨过后,独自一人感受着这个世界的无情以及那略带伤感的秋风。      十年前的秋季,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离家的苦楚与凄凉。      那一年,我带着薄薄的被褥和母亲的叮嘱,走进破旧的县城,破旧的高中。父亲抽着烟,一步步的送我,我用固执的叛逆反抗他那时脆弱的内心。我有我的坚持,他有他的顾虑,如今都不再强求。      我带着孤傲和友善,看着和我一样大的少年和少女,感受着这座小城的秋季。黄色的梧桐树叶子会时不时的飞进教室,我却固...

    名家散文 2021-12-12 532 0 洛克
  • 观火-梁遇春散文精选

    观火-梁遇春散文精选

      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瞬息万变的火焰,细听炉里呼呼的声音,心中是不专注在任何事物上面的,只是痴痴地望着炉火,说是怀一种惘怅的情绪,固然可以,说是感到了所有的希望全已幻灭,因而反现出恬然自安的心境,亦无不可。但是既未曾达到身如槁木,心如死灰的地步,免不了有许多零碎的思想来往心中,那些又都是和“火”有关的,所以把它们集在“观火”这个题目底下。??      火的确是最可爱的东西。它是单身汉的最好伴侣。寂寞的小房里面,什么东西都是这么寂静的,无生气的,现出呆板板的神气,惟一有活气的东西就是这个无聊赖地走来走...

    名家散文 2021-12-12 656 0 梁遇春
  • 汪国真诗集-汪国真散文精选

    汪国真诗集-汪国真散文精选

    【汪国真简介】汪国真,1956出生于北京,祖籍福建厦门,是中国大陆当代著名诗人。出过多部诗集如《年轻的潮》、《年轻的思绪》等。作者诗集解析:汪国真的诗歌,在主题上积极向上、昂扬而又超脱。作品的一个特征经常是提出问题,而这问题是每一个人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其着眼点是生活的导向实践,并从中略加深化,拿出一些人所共知的哲理。这种的量化的哲理,十分适合中学生的思维特征。中学生的人生经验较少,对自己所面临的人生问题,经常手足无措,而汪国真以诗歌的形式,给中学生们提供一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这对于这些年轻的孩子们来说些十分新鲜...

    名家散文 2021-12-12 901 0 汪国真
  • “以震其艰深”-鲁迅散文精选

    “以震其艰深”-鲁迅散文精选

      “以震其艰深”   上海租界上的“国学家”,以为做白话文的大抵是青年,总该没有看过古董书的,于是乎用了所谓“国学”来吓呼他们。《时报》上载着一篇署名“涵秋”的《文字感想》〔2〕,其中有一段说:   “新学家薄国学为不足道故为钩辀格磔之文以震其艰深也一读之欲呕再读之昏昏睡去矣”   领教。我先前只以为“钩辀格磔”〔3〕是古人用他来形容鹧鸪的啼声,并无别的深意思;亏得这《文字感想》,才明白这是怪鹧鸪啼得“艰深”了,以此责备他的。但无论如何,“艰深”却不能令人“欲呕”,闻鹧鸪啼而呕者,世固无之,即以文章论,“粤若稽古...

    名家散文 2021-12-12 626 0 鲁迅
  • 粮管所-橹泳散文精选

    粮管所-橹泳散文精选

    卢集街南有一院落,院内建有许多高大的仓库和宽敞的水泥地坪,那就是粮管所。逢大忙季节,附近的人家总会把收来的粮食运到这里晾晒。我家的田地较多,为了抢先晒粮食,父母总会在收割的前一天就对我说,快去里面占个地方。粮管所的大门不是很高,却有两个敦实门垛,它由青砖砌成,垛顶有门楼相连,整体看上去像一个牌坊。看大门的是一个兆姓老头,矮胖身材面貌灰暗,斑秃的前额原本头发稀少,却也梳理得根根清楚,显得严肃端正,面貌严峻。平时他就住在门口的值班室里,也不需做什么事,主要就是看着牌坊下的破铁门。 大门平时都关着,只留有右侧一小扇打开。...

    名家散文 2021-12-12 611 0 橹泳
  • 海明威散文集-佚名散文精选

    海明威散文集-佚名散文精选

    【海明威简介】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Hemingway)1899年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奥克帕克的医生家庭。中学时即爱写作,因崇拜体育记者、小说家林·拉德纳,曾以小林·拉德纳为笔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志愿前往意大利当红十字会救护队司机,在前线受重伤,身上留下许多弹片。1922年至1923年作为加拿大《多伦多星报》记者在巴黎及欧洲各地采访。1924年在女作家格特鲁德·斯坦鼓励下开始在巴黎认真从事文学创作,后来斯坦称以其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作家为“迷惘的一代”。     1、真实的高贵——海明威   在风平浪静的大...

    名家散文 2021-12-12 926 0 佚名
  • 家园落日【赏析】-莫怀戚散文精选

    家园落日【赏析】-莫怀戚散文精选

      很久以来,我都有种感觉:同是那个太阳,落日比朝阳更富爱心。   说不清楚这是因为什么;当然也可能是:眼睁睁看它又带走一份岁月,英雄终将迟暮的惺惺惜惺惺,想到死的同时就想到了爱。   ……这么说着我想起已到过许多地方,见过各种落日。   戈壁落日很大,泛黄古旧,半透明,边缘清晰如纸剪。此时起了风。西北一有风则苍劲。芨芨草用力贴紧了地,细沙水汽一般游走,从太阳那边扑面而来,所以感到风因太阳而起;恍惚之间,太阳说没了就没了,一身鬼气。   云海落日则很飘又很柔曼,一颗少女心。落呀落,落到深渊了吧,突然又在半空高悬,再...

    名家散文 2021-12-12 1679 0 莫怀戚
  • 打破书法水平的徘徊状态-郭有生散文精选

    打破书法水平的徘徊状态-郭有生散文精选

           从事书法艺术的朋友,大都有一种困惑,即自己的书法理论和创作,当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往往会陷于徘徊不前的状态,似乎自己已经走到书法艺术的顶峰,再没有发展的空间了。这从心理学来说,就是一种“高原现象”。        如果我们不能从这种“高原现象”中突围出来,审美趣味就会枯萎,审美创造性动力就会衰退,审美享受也会渐渐变得淡而无味,于是我们又一次渴望在书法艺术上超越自我。因此,怎样再向前迈一步,就是我们时常思考的问题。        吴昌硕在《削觚庐印存》中说:“裹饭寻碑苦不才,红崖碧落莽青苔。铁书直许秦丞相...

    名家散文 2021-12-12 410 0 郭有生
  • 傻子说书法——也谈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文化散文)-郭有生散文精选

    傻子说书法——也谈王羲之《快雪时晴帖》(文化散文)-郭有生散文精选

      ---也谈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郭有生      说到三希帖,书法界的朋友那个不知,不就是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吗?这三帖中,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又位列其首,有天下第一帖的美誉。乾隆帝对此有“天下无双,古今鲜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神乎其技”等评价。全帖共有28字,世叹“二十八骊珠”。      我是个书法门外汉,对书法尚未登堂入室,自然眼光有些另类,因此对这天下第一帖不免感受有异,总傻乎乎地觉得似有多处不足之点,心中老是嘀咕,乾隆帝怎能把这列为三希帖之首呢?...

    名家散文 2021-12-12 502 0 郭有生
  • 永不永不忘记-张小娴散文精选

    永不永不忘记-张小娴散文精选

      原来,人只是拥抱着时间,洗涤不去的记忆,爱也好,恨也好。不会全部留着,我们记得一些,忘了一些,忘了为何忘了,也害怕会忘了不想忘记的,最璀璨的,深爱过的记忆,更不想对方比我首先忘记。   两个死心的人,在一起希望彼此能够取暖,却因为彼此的寒冷,只感觉到越来越冷。有时候希望灵魂能够像一朵烟花,能够明亮温暖地在夜空中停留一刻再坠落。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也许是有爱情的,但是没有未来,爱过伤害过,然后可以离别和遗忘。爱得越深,伤害越重。一盘被操纵的...

    名家散文 2021-12-12 336 0 张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