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1年7月 第45页

2021年7月 第45页

  •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 1、联合国六种法定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 2、七大方言区是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粤方言区、闽方言区 3、2000年10月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4、语言分析中常用的方法是划分和切分 5、从文字体制上来看,文字主要分为三大类:音素文字、音节文字、语素文字。 6、音素文字和音节文字一般合称为表音文字。 7、汉字记录的是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语素。所以,从文字的体...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040 0
  •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音素文字:是用一定的字母为书写单位,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音位的文字。音素文字由字母按照拼写规则合成词,字母本身不表示词的意义。 3、音节文字:是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不同的音节用不同 的符号代表。 4、象形字:是模拟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5、指事字: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提示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022 0
  •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1、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2、音素文字:是用一定的字母为书写单位,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音位的文字。音素文字由字母按照拼写规则合成词,字母本身不表示词的意义。 3、音节文字:是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不同的音节用不同 的符号代表。 4、象形字:是模拟事物形状来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5、指事字: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以提示的符号来表示某个语...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164 0
  •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字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字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字 1、现代汉字的主要特点:①从书写形式上看,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②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③汉字记录的单位是汉语的音节,但跟音节文字不同。④汉字在书面上不实行分词⑤从汉字自身来看,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⑥从汉字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2、汉字的作用:①汉字的产生突破了口头汉语在语言交际上所固有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②汉字的产生使得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播,汉字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062 0
  •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字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字

    文学常识之现代汉字 1、现代汉字的主要特点:①从书写形式上看,汉字是平面型方块体文字②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原本存在一定的理据③汉字记录的单位是汉语的音节,但跟音节文字不同。④汉字在书面上不实行分词⑤从汉字自身来看,汉字数量多,字形结构复杂⑥从汉字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来看,汉字具有一定的超时空性 2、汉字的作用:①汉字的产生突破了口头汉语在语言交际上所固有的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能。②汉字的产生使得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播,汉字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105 0
  • 文学常识之古代主要节日

    文学常识之古代主要节日

    文学常识之古代主要节日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资料.rar资料1.rar资料2...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103 0
  • 文学常识之古代主要节日

    文学常识之古代主要节日

    文学常识之古代主要节日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资料.rar资料1.rar资料2...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014 0
  • 文学常识之小李杜是指谁

    文学常识之小李杜是指谁

    文学常识之小李杜是指谁 小李杜 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坛上杰出的人物,我们总是拿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与其进行比较,所以就成他们两个为小李杜。 杜牧(803-852),字牧之,长安人,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杜佑既是大官又是学者,著作甚丰。这种世家的出身一直是小杜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他在诗中言道: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比杜牧小十岁,怀州...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009 0 李商隐
  • 文学常识之小李杜是指谁

    文学常识之小李杜是指谁

    文学常识之小李杜是指谁 小李杜 指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诗坛上杰出的人物,我们总是拿盛唐时期的李白和杜甫与其进行比较,所以就成他们两个为小李杜。 杜牧(803-852),字牧之,长安人,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杜佑既是大官又是学者,著作甚丰。这种世家的出身一直是小杜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他在诗中言道:我家公相家,剑佩尝丁当。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家集二百编,上下驰皇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比杜牧小十岁,怀州...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7092 0
  • 文学常识之中华的由来

    文学常识之中华的由来

    文学常识之中华的由来 五千年前,有一个部落,其族称为华。自从汉朝以来,该族群改名为中华。19世纪后期,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被引进我国,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产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有差异,但是其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生活在中国的民族都成为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华肇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五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代。五帝时代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舜是谥号,即死后所进的尊号。《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

    近现代散文 2021-07-17 699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