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改写成第一人称300字散文?
踏着春色,我轻轻走入这草堂,足下嫩绿的苔藓昭示着又一个春天的来临。新草悠悠,长到了我的腰间,我在一片碧海中寻着那一份千古沉寂的英魂。森森的堂前,阳光也显得稀薄,恍若千年的时光留存至今,无论红尘翻滚,此地独留一片淡泊。厚重的尘灰是时间的遗赠,向不经意间踏入的凡尘俗子昭告着历史洪流的无情。我只是个凡人,经不起时间的磨砺,我能做的唯有不打扰这份宁静,然一声莺啼将我的心湖打乱,隐然间,思绪如潮般涌来,我如多情的过客终是受不住诱惑悄悄翻开了历史的扉页。犹记当年舌战群儒的英姿,犹忘不了空城设计的超然,铭刻入骨的却是你未捷身死的悲怆。先看看,这样可以吗??
将拟行路难,蜀相,书愤用散文化语言改写?
《拟行路难》:像往平地上倒水,谁会向不同方向流散一样,人生贵贱穷达事不一致的。人生是既定的,怎么能成天自怨自艾。喝点酒来宽慰自己、歌唱《行路难》,歌声因举杯饮酒而中断。人心又不是草木、怎么会没有感情?欲行又止,不再多说什么。
《蜀相》: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应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着枝叶白白的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成功而病亡军中,常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书愤》:早年由于不懂世事的艰难,那时,我遥望着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真渴望一举收复沦陷的故土。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我在瓜州做通判时,与朝廷军队一起在雪夜里驾驶着高大的战船在瓜州大败敌军,第二年朝廷军队骑着勇猛的快马,奔驰到西北大散关,赶走了敌人,收复大散关。可惜,我曾经以塞上长城自比,现在已是鬓发斑白,年老体衰,功业未建,壮志难酬,空留下许多感叹。真羡慕诸葛亮,他在《出师表》里表达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他确实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令后人敬仰,千古以来,有谁能和他相比呢?
《蜀相》杜甫,的翻译?
1、译文 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2、原文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3、出处 唐代杜甫《蜀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