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宋代有哪些著名散文家?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唐宋八大家”是对我国唐、宋两代八个著名散文家的合称,他们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明朝中叶古文家茅坤在前者的基础上加以整理和编选,取名《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0卷。“唐宋八大家”从此得名。
1、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字退之,常自称昌黎人,因而世称韩昌黎。现存《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2、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柳河东。著有《柳河东集》四十五卷,《外集》二卷。
3、欧阳修(1007-1072)北宋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作品有《六一词》、《醉翁琴趣外编》等。
4、王安石(1021-1086),北宋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作品《王临川集》。
5、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名作 《六国论》。
6、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之子。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作品《东坡全集》。
7、苏辙(1039-1112) 字子由,东坡之弟。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作品《栾城集》等。
8、曾巩(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字子固. 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人. 作品《元丰类稿》50卷。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唐宋八大家是哪几个人?他们有什么成就?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说》
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散文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韩愈文章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
柳宗元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和领导了一场古文运动。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这是一种进步的文学主张。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欧阳修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苏洵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六国论》
苏洵擅长于散文,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
苏轼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苏轼确实具有极高的表现力,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
苏辙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在《历代论》中多论古今得失成败。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
曾巩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而名之以见其实,又善者矣。――《醒心亭记》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他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