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集古典散文正文

诗与散文的作者是-《诗与散文》矛盾著表达了什么?

符韵散文网 古典散文 2020-11-26 07:04:02 244 0

《天窗》的作者是哪个?作者写的小说有哪些?

《天窗》一文的作者是矛盾,代表作有小说《报施》、《创造》、《农村三部曲》(包括《春蚕》《秋收》《残冬》)、《蚀》三部曲:(《幻灭》、《动摇》和《追求》)、《大鼻子的故事》、《林家铺子》、《色盲》、《诗与散文》、《石碣》、《手的故事》、《水藻行》、《小巫》、《烟云》、《有志者》、《子夜》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茅盾同时也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诗与散文》矛盾著表达了什么?

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灵活的文学体裁。

【诗歌】

特点: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03795.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