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和诗的区别?
散文和诗歌有哪些区别?
两种不同的体裁。文感上略有相似之处。散文行散神不散,整个文献语言可以肆意妄为;诗歌精华简洁,能以点带面,绝对不能无病呻吟或者流水涨,并且需要绝对能勾起参读者的想象力。现在,有的现代诗也是很有意思的,它和散文很接近,好多人分不清楚,认为是分行竖写的散文句子,其实是不妥的断定。散文篇改写诗歌、尤其是现代诗,必须得精炼,去掉流水涨,严重减肥去肉,甚至还得去掉一些没用的骨头!现代诗歌改写散文,可以任意添枝加叶加花,当然也并不是加多了就好!一切都是‘刚好最好、恰好最好’。我写了一首《虎子》,
《虎子》
我没发现你美或不美
但我发现了你确实不菲
自从我今天彻底的打量了我和老常养了多年的虎子以后
我发现,虎子的确与众不同
但是
虎子也是一只很笨的狗
因为
它把鼻涕弄到脸上却始终用舌头够不着
它还不停的在舔 再舔
虎子是条善良的狗
虎子是条很好的狗
虎子也是一条很傻的狗
我真的没有发现它美 或者不美
但是,我确实发现它的不菲
就好几个朋友开我玩笑说,如此乱写是‘诗’吗?
我说,是尿不湿的‘湿’。
其实我最后是还有一句话的,只是我故意没有写上去!留给有志青年勾起思维和想象力。
那句话是:
其实,我自己就是我自己心中的那个虎子
散文化小说和诗化小说的区别是什么?
这个问题提的很有趣,可以从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来分析;这个问题也问得很有意义,因为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出现了一种新的体裁就是散文化、诗话小说,那这个回答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 散文化小说概念和代表作;
- 诗化小说概念和代表作;
- 诗化小说和散文化小说的异同;
- 现在的发展情况;
(完全手打原创,如需搬运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 散文化小说概念和代表作
散文化其实是针对我国传统小说来来说的,大家应该知道我国传统小说就是章回小说,类似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些小说的共同特点是讲故事,专业点说就是重在叙事。但是散文化不同,这是一种从西方引过来的文体,它重在抒情,也没有固定的章节结构,很灵活所以能记录和描述的东西就很多,实际上鲁迅等一系列的新文化代表作家,都可以归到这个里面,这种记录方式因为扩大了范围,也让小说更加生活化,现在的言情小说实际上可以算合格的延申。
(水浒的故事性就是典型的传统小说)
因为叙事弱化了,作者的情感会得到更加深刻的体现,不需要刻意制造矛盾,就可以用人物情感变化来表现故事丰富的层次性,就像如果你描述一个故事,只是用情节描写的化,很多跳转会很奇怪,这就导致很多古代小说很冗长,因为要写的真实就会赘述。但现在的散文化小说不一样,就算是跳转描写加上了人物情绪描写,会衔接的很自然,而且也不会很突兀。
(猎人笔记是最典型的代表)
这种描述更加类似普通人的生活,读者的接受程度就更高,不像原来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很大程度上普及是需要靠说书的。它采取兼小说与诗歌力一炉的写法,将人物的心理情感描写与客观环境的意象创造结合起来,讲究一种笔致自然,言近目远,韵味悠然的诗的语言规范,强化对社会风俗的描写,加深人物置身的生活环境之真实感,在人物主观情绪与客观氛围融贯如一中组织画面、组合形象。
(言情小说实际上就受到了很大的散文化小说影响)
从创作实际看,散文化与艺术典型化并不相悖。它主要通过情理或情物合一的意象组合使文学形象凝聚着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从而升华为典型。孙犁就是把散文化的意象组合作为典型化的补充手段的。他认为,小说中文学形象一旦逊色神态和环境的自然结合”,就能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2. 诗化小说概念和代表作
诗化小说有有些不一样,它追求文字和描述要具有观赏性,就是我们读诗时候说的意境,所以我们对比诗歌及很容易找到它的特点,要不然是结构上具有明显的意境感,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这样,流畅又有架构;或者就是描写很有意境,景物或者人物和剧情描写要很有画面感,这个的话我们早期的武侠小说就是典型代表,是不是读武侠时候那种冲出文字的意境就很有诗意。
(汪曾祺的画作,实际上诗化小说的很多作者都很注重审美表现)
它是作家经过精心提炼而创造的某个独特形象、细节、特定氛围、场景的描写,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息,凝聚丰蕴的哲理意味。这类小说不注重叙事功能,不以情节冲突来塑造人物性格,而是重视创造意境。它凭借诗的隐喻、象征和主情性,让时间、心理变得交融浑然,情节淡化而富有哲理性的诗意美。
诗意小说很有感染力,能够带动读者冲出理念本身,把人物和情感都具象化,古龙小说就是典型代表,读完荡气回肠,寓意深远,把艺术和文学很好的结合到了一起。既有生活的具体实感、美感,又有引人思索的丰厚、博大的思想内涵。我们可以找一个古龙小说的描写来看一下:
“江湖中有耳朵的人,绝无一人没有听见过‘玉郎’江枫和燕南天这两人的名字;江湖中有眼睛的人,也绝无一人不想瞧瞧江枫的绝世风采和燕南天的绝代神剑;只因为任何人都知道,世上绝没有一个少女能抵挡江枫的微微一笑,也绝没有一个英雄能抵挡燕南天的轻轻一剑!”(《绝代双骄・第一回・名剑香花》)
(绝代双骄的开场)
(史铁生也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人物)
3. 诗化小说和散文化小说的异同
从上面其实可以明显看出来,都是淡化了叙事,重在作者的情感表达,都包含“第一人称的主观抒情”的特点。但诗化与散文化小说在情节结构,环境营造,人物刻画,语言表达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散文化小说有明显的框架。而“诗化”小说,其结构框架无论如何是要“规整”的;就环境营造而言,诗化的意境与散文的所营构的氛围还是有着差别,诗的意境应该更浓、更朦胧,而散文化的环境则清新淡雅的多;诗化中的人物更多的是轻盈洒脱,虚无缥缈的写意山水画,散文化中的人物更像的是白描式的简笔水彩画;诗化的语言应该是典雅凝练,而散文化的语言则可以是朴素活泼生动。
(古龙和金庸对比,古龙小说就是典型的结构自由的诗化小说)
4. 现在的发展情况:
游离于时间和空间之外,把作品具象化,留足想象空间是中国现代散文化、诗化小说在视野选取方面的创新之处。在废名、沈从文、萧红等创作的颇具特色的散文化、诗化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出历史变化的痕迹或标志,作品所叙述的时间状态往往是向后看的,是面向过去的,是--种稳定的、封闭的、与现代生活相隔离的存在状况。而这样一种时间的叙述状况与小说家在作品中所投注、渗透的情绪、思索与理想是相契合的。这个我们在鲁迅的小说中也可以看出来,鲁迅小说就是典型的新式小说了。
其实文体就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不是搞学术研究,把重心放在创作上就行了,你写得好了,并不拘泥于格式,甚至你得文体还会被用来研究和借鉴,hhh,网络小说就是典型的例子
诗与散文、小说异同?
从叙事学的角度,以人类语言为交际媒介的信息传播活动,从形态上看,可以区分为书面语和口头语两种形式。
而在表达形式上,又可以区分为独白与对话。其中,戏剧是对话的艺术,诗歌与小说是独白的艺术。诗歌与小说的区别是,诗歌是纯粹的独白,小说是非纯粹的独白。诗歌注重心理事件,是对这些事件的各种情绪的反映,是抒情主人公的独白,是一种倾诉与宣泄,无须一位接受者的存在。小说则必须借助于一位叙述者,它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谈论,离开了倾听的对象,小说便无法有效地进行。因此,从这个意义讲,小说并不是纯粹的独白,而是叙述散文则介乎诗歌与小说之间。散文也是独白艺术,散文倾向于叙述的时候,散文便以叙述为主体。但是,与小说不同的是,小说的作者不能够直接进入文本,只能通过叙述进入文本,散文则否,可以作者直接进入文本,因此,从这个角度讲,散文不是叙述,而是自述,是作者的自我叙述;散文侧重抒情的时候,散文便与诗歌接近,从这个角度说,散文又是作者的自白。 无论是自述还是自白,都说明了散文的一个侧面,我们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够完整地揭示散文的本质,这个本质便是,散文:一种包孕情感的自述。从这个意义说,散文又是小说与诗歌结合以后的产物了。当然,我们在认知散文这个特点的时候也不应该忘记它们之间的区别,这个区别便是自述与叙述的区别。 从创作学的角度,在创作过程中,散文作者应该保持真实的创作情感与心理路程,不应该采取一种虚假的态度,也就是说,虚构与散文无关。理由很简单,散文是作者直接进入文本,自然应该以真面目对人,这既是文体的需要,也是阅读与审美的需要。但是,当文本产生以后,文本便独立于作者了。由于散文往往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叙述,而且情节淡化,于是出现了一种有意思的现象,无论是读者,还是编辑,往往把情节淡化,以第一人称进行叙述的小说划归到散文的范畴里面,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于是便倒置过来,认为散文是可以虚构的,这其实是文本异化,与创作过程是不应该混为一谈的。 这就提示我们,表现在文体上,散文呈现出的某些要素,比如,第一人称、自述、内容的轻松、形式的活泼与随意性,是散文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这些元素往往为其他文体所不具备,可望而不可及,是不应该轻易从散文之中取消的。诗与散文、小说异同?
我认为诗歌区别于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在其文体的音韵特点上。语言学家王力说;有韵为诗,无韵为文。美学家朱光潜说:诗是有音律的纯文学。这两个诗论大家不约而同,一语中的,十分简洁明了地说出了诗歌本质的特点。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诗歌是用韵律语言表现生活和思想的艺术。诗歌与散文在内容上可以一样,不同的只有一点,诗讲究韵律,是由其诗歌内部韵节奏与音节奏的矛盾运动而形成的一种讲究语音效果的音乐化的语言艺术。诗歌与散文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诗歌的文字简练、意境内涵深远;散文的文字优雅舒展,有可以尽情发挥的空间; 诗歌偏重直觉和灵感,根据不同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宗教试等,可含蓄可直接。散文讲究形式自由,所谓形散而神不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