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散文?
古代散文是伴随着史官记事而出现的。早在殷商时代,朝廷就有了记载史事、掌管典籍的人员,甲骨文中称为“史”、“尹”、“作册”等。这些“册”与“典”既是记录下来的各类历史资料。《汉书・艺文志》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尽管记言记事的区分未必如此严格,但有各种史官记载国家大事和君主的言行,则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史官以其历史记载为统治者提供借鉴,在其中体现了一定的历史、政治和哲学观点,其记述由简到繁,由质朴无华到略具文采,推动了古代散文的发展。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尚书》即上古之书,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相传战国时《尚书》有百篇,经过秦火焚毁,亡佚大半。汉初经师传授的《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称作今文《尚书》,后来又陆续发现了一些用先秦文字记录的篇章,称作古文《尚书》。古文《尚书》后来又已亡佚,今存古文《尚书》25篇是东晋人所作,不作为本课的论述对象。在28篇今文《尚书》中,包括虞、夏、商、周之书。《虞书》和《夏书》是春秋战国人根据古史传说编纂而成的,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而《商书》和《周书》则主要是商周两代的官方文献,基本可以代表当时散文发展的水平。
最早的散文诗作者是谁?
散文诗在文学类型(genre)中应该是最新的一种,不仅晚于戏剧,诗歌,同时晚于小品文(essay )和小说。
据考证,散文诗在古代就有,但因为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也因此没有自己的名称。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散文诗应该来自于波德莱尔,一个喜欢化腐朽为神奇的象征主义诗人,具体一点,散文诗应该是由他的《巴黎的忧郁》开始的。此后的少年天才韩波也写过不多的散文诗。
中国最早接触象征主义诗歌的应该是艾青和李金发,不过他们两个主要致力于诗歌创作,在散文诗方面没有可夸耀的篇章。
被认为是“第一首散文诗而奋具新诗美德的”佳作是?
中华美德四字诗歌 华夏神龙,起舞东方。道德文明,源远流长。女娲补天,地正天祥。 羿射九日,乾坤清朗。夸父追日,志坚气壮。精卫填海,血染汪洋。 神农尝草,救死扶伤。天下为公,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家门三让。 文明佳话,万古传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万圣孔子,《论语》煌煌。 为政沿贤,兼爱非攻,生俭葬简,墨家理想。宝贵不淫,贫*不移, 威武不屈,孟子风范。上下求索,九死不悔,叩天长问,无私屈原。 太史公迁,仗义执言,忍辱负重,千古绝唱。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鞠躬尽瘁,孔明垂范。祖逖复国,闻鸡起舞,击楫中流,枕戈待旦。 木兰从军,须眉不让,关外杀敌,雌雄难判。青天包拯,铁面无私, 廉洁奉公,明镜高悬。武穆岳飞,精忠报国,金戈铁马,还我河山。 文公天祥,捍卫尊严,视死如归,汗青映丹。范公仲淹,功立疆场, 先忧后乐,美文远传。林公则徐,虎门销烟,威震英伦,愤杀列强。 民族脊梁,道义肩担,宁为玉碎,正气浩然。大浪淘沙,真金永灿, 功在为民,万代景仰。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厚德载物,世代相袭。 英豪伟业,文明根基,人皆尧舜,点滴做起。国重昆仑,民族大义, 肝胆全付,在所不惜。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不以己悲,不以物喜。 不诱于誉,不恐于诽,宠辱不惊,顶天立地。礼仪之邦,重情讲义, 以和为贵,同休共戚。幼有所长,老有所依,母慈子孝,伦理维系。 兄友弟悌,深情厚意。两情相悦,恩爱夫妻,举案齐眉,连理比翼。 友爱赛金,街坊邻里,守望相助,唇齿相依。立身而出,见义勇为, 舍己为人,仁者无敌。自知之明,严于律己,三省吾身,表里如一。 从善如渴,见贤思齐。宽以待人,成人之美,扶贫助困,乐善好施。 光明磊落,一诺千金,抱诚守真,无信不立。金石为开,精诚所至, 恭让不傲,谦卑多益。攀登书山,天道酬勤,锲而不舍,格物致知。 力学笃行,爱岗敬业,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泽披鱼鸟,露润草木, 仁山智水,物我一体。和气生财,童叟无欺,精打细算,铢累寸积。 仓禀丰实,荣辱分明,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中华美德,安民兴邦。 继往开来,光大发扬。世界潮流,顺昌逆亡。睡狮猛醒,势不可挡。 改革开放,民富国强。两手都硬,文明共享。“四有”新人,人人争当。 共同富裕,人心所向。“三个代表”,德政之纲。创新奋进,旗帜高扬。 同心同德,坚定理想。中华复兴,再创辉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