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集古典散文正文

适合郎诵的散文-有没有感情丰富可以朗诵的散文?

符韵散文网 古典散文 2020-11-29 02:25:38 265 0

有哪些适合男女朗诵的散文或现代诗?

我认为最适合男女朗诵的现代诗,还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歌,诗情画意浓郁,最能抒发学子的清怀。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首诗歌,是诗人当年作别母校时,所抒发的万千离愁别绪!难舍的离情,为诗歌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流连忘返中,意乱情迷,诗人的情怀,若庄周梦蝶,物我两志,意境层层出新。

全诗一气呵成,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荡气回肠。这首诗歌,意境幽美,富于音乐性,绘画美,使人难以忘怀,日夕暇余诵读,月下流连忘返!

有没有感情丰富可以朗诵的散文?

稍稍修正一下题主的措辞,把“丰富”改为“充沛”或“细腻”是不是更好一点?“丰富”一般有种类多和数量大两个意思,似乎都不贴切,人的感情是丰富的,喜怒哀乐忧思恐等等,一篇散文能表达这么多感情吗?显然不能,而数量多呢?感情的数量多,是不是“充沛”更好一点?

每一篇优秀的散文,必定要有充沛的感情做支撑,否则就不会称之为优秀,而由优秀上升到经典,感情不但要充沛,而且要笔触细腻!文学是艺术,散文是文学的一种。每一门艺术,都是细节艺术,越是高端,越是精致,越是鲜有细节失误,细节的刻画,往往很大程度上决定艺术品位合价值。

文学艺术,粗略地讲,就是文字表述思想的艺术,用最简练的字,表达最精确,最全面的思想。关于炼字,古人有这样的表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甚至“推敲”都能成为典故,可见,文人对细节苛求到了什么地步!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一篇经典文学的诞生,不只是散文,必须有深厚的文学积淀,然而有了文学积淀,没有丰沛的感情做基础,可能能写出优秀作品,却不一定能写出经典作品!在文学里面,优秀和经典的差别,往往就区别在感情上!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什么是“天”?“天”就是天然的,自然的,发自肺腑的,有了很深的文学积淀,感情到处,不吐不快。有一句话,叫做“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平平常常的生活之中,突然间就大喜过望,或者痛哭失声,可能吗?如果有,要么就是演员,要么就是精神出现了问题!好的文章,有辞藻华丽的,也有语言平实的,但是,一定要感情真挚(这里的文章指文学文章,不包括科学文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精神到处文章老”,而没有“辞藻到处文章老”一说!

散文,既然是文学的一种,那么,经典的散文,出乎其类而拔其萃,感情充沛是不用考虑的问题!如果问“有没有感情充沛的散文”,可以说,感情不充沛,很难成为散文,至少是优秀散文!散文讲究“形散神聚”,“神”是什么?是中心,是思想,是感情!所以,经典的散文,都是感情充沛的散文,或者再加个词“感情细腻”。如果一篇散文的感情基调定位不明确,比如要表现“丰富的感情”,要写出悲痛的喜悦,好办吗?其中再夹杂一些“恐惧和酸楚”,这样的话,很可能就是“形散神也散”了,一旦“神”散了,还是散文吗?所以说,“有没有感情充沛的散文”,基本上是没必要问的一个问题。

在继续加一问:“有没有适合朗诵的散文”?我认为,就没有不适合朗诵的散文!汉字,是“音、形、义”的三结合体,套用一下,散文也是。写在纸上,是散文的视觉形象,诵于口中,是散文的听觉表现,而这两者的目的,是为了“义”,或者说,这两者是“义”的载体,字形可以表达“义”,字音也可以!如果不适合朗诵,那我们的汉字,岂不丢了“音”这个要素了!

人的感情是丰富的,但是,某一具体时段的感情,是单一的,不可能“悲痛的喜出望外”!散文也是,写散文,是某个人某一时段的劳动成果,这一时段,他表达的感情是单一的,这一段单一的感情就凝固在了他的笔端!但是从总体来看,某一散文作家,或者所有的散文作家,所有的时候之和,感情是非常丰富的!之所以感觉到某一篇散文不适合朗读,是不适合某一特定场合的朗读!比如朱德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这是一篇感情很深沉,很真挚的散文,这篇散文是祭奠文章,当年由谢觉哉诵读,辞藻不华丽,但是感人至深!谁能说这篇散文感情不充沛?谁能说这篇散文不适合朗诵?但是,你把这篇文章拿到庆典性质的散文朗诵比赛上诵读,就不合适!是你选错了文章,不是作者写错了文章!再如今年国庆书法征集作品,我选择了一篇杨朔的散文《茶花赋》,因为这样的场合,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合眷恋,用笔墨的形式表现,和用声音的形式表现,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表现的“义”,如果是国庆朗诵比赛,这一篇文章同样适合!

之所以有“有没有感情充沛、适合朗诵的散文”这样的疑问,是没理清散文使用的场合,或者说,没把握住场合的感情基调!场合的感情基调和散文的感情基调一致了,这样的散文,就适合该场合下朗诵!

至于纯欣赏性质的,什么样的散文都适合朗诵,适合朗诵练习,不信,你搜一下已经成为经典的散文,网上是不是都有朗诵录音?正在成为经典的新创作散文不算。

寻求小众一些的诗歌或者散文,适合朗诵的,最好感觉愉快些的!谢谢?

92年写的小散文,和朋友们分享。

观绣花

于花纹的湖水,银针重复着无休止的蜻蜓点水。

红、黄、兰、绿的波纹荡开散开,印瓣瓣花儿缀满湖水。一种超脱之美,于欲说还休中艰难诞生。

着色的智慧,透过泥土纯朴的形象,表达在如今喧闹的山村。花的孕育,美的创造,在悠悠苦海中默默寻找。

刺绣巧配皱手,这恒古未有的连姻佳话迭起,正如最美艳的花朵,不一定长在最肥沃的泥土。

我变蜜蜂,撞进琳琅满目的花海,在忘我的境界中翩翩起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1688.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