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集名家散文正文

林语堂散文读后感-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读后感?

符韵散文网 名家散文 2020-11-29 03:00:06 236 0

生活的艺术,林语堂,读后感?

摘录:

人类的一切快乐都发自生物性的快乐。这观念绝对科学化。这一点我必须加以说明,以免被人误解,人类的一切快乐都属于感觉的快乐。我相信精神主义者一定会误解我的意思:精神主义者所以和唯物主义者永远会有误解,就是因为他们的语气不同,或对同一句话抱着不同的见解。但是我们在这个获取快乐的问题上,难道也要被精神主义者所欺蒙而去跟着承认精神上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吗?让我们马上承认并加以限制,说精神上的舒适是有赖乎内分泌腺的正常动作。

在我看来,快乐问题大半是消化问题。我很想直说快乐问题大抵即大便问题,为保护我的人格和颜面起见,我得用一位美国大学校长做我的护身符。这位大学校长过去对每年的新生演说时,总是要讲句极有智慧的话:“我要你们记住两件事:读《圣经》和使大便通畅。”他能说出这种话来,也可想见他是个多么贤明,多么和蔼的老人家啊!一个人大便通畅,就觉快乐,否则就会感到不快乐。

我们的肉体总有一日会死去的,所以我们的肉体和精神之间只有极薄的隔膜,同时,在精神的世界里,要欣赏它最优美的情感与精神之美,只有用我们的感官才能胜任愉快。触觉、听觉和视觉各方面,是无所谓道德或不道德的。我们大都会失掉享受人生正面欢乐的能力。原因是我们感官的敏感性减退,和我们不尽量去运用这些感官。

读后感:

一切快乐都发自生物性的欢乐。多么绝妙的观点。是的,可爱的肉身才是感受快乐最真切而唯一的途径,不存在道德与不道德,不用刻意抬高精神的快乐,也别刻意贬低肉体的欢愉。打开眼、耳、口、鼻、触感,才能打开心。有了感官的敏锐度,才能让简单快乐的信号传到我们的脑袋瓜中。所以,爱肉身吧,让它去蓝天下,碧草中,闻闻泥土香气,感受食物的鲜美,用音乐宠溺双耳,不要觉得这是对肉身的骄纵,它也不是堕落,或是对精神快乐的违逆,因为没有肉体感官的欢愉,也难以有精神的欢愉。就比如,我熬夜完成了一幅手绘,我的欢愉是这种全心投入的过程,甚至胜过完成手绘后的欢愉。你可以说这是精神的欢愉,因为我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我的脑袋感到开心。但这快乐何尝不是因为通过我的手,那只拿着彩铅在纸上来回飞舞的右手,它不是孤独的舞者,它挽着“身体”流线硬挺却舞姿玄妙的恋人――彩铅,我何尝不是因为顺了这对亲密恋人于纸上滑翔飞舞的愿,才使我的脑袋瓜感到欢愉?还有我的双耳,欢畅地享受这对恋人“沙沙”的舞步声,而我的双眼,看着那舞步下渐次开出一朵朵烂漫的花。没有我的手、眼、耳,我在这漫漫夜色里何来如此沸腾的血液?由此见,快乐本不该分精神与肉体,快乐就是纯粹的感官性的快乐!

回到孩童般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吧,你就能打开感官,获得快乐!

《少年林语堂》读后感400字左右?

暑假来了,我读了许多书,如《拇指班长》《胡小闹日记》《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等,而其中《少年林语堂》这本书给我的感触最深。“我们童年的日子,那些简单幼稚的事情,虽然你并不常想,可是那些东西,那些事情,总是存在你心坎儿的深处的。并没有消失啊。”这句话让还身处童年的我不由更加珍惜现在的时光。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知识渊博的文学大师,曾经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少年林语堂》这本书讲述的是林语堂童年时在乡下老家的快乐生活和他的成长历程。林语堂的小名叫和乐,他的童年生活和他的小名一样,恰恰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和乐时光。二姐去河边洗衣服,和乐去玩水,和大家一起打水漂,跟小伙伴们到竹林玩,在花山溪里捞鱼。他还经常戏弄家里的老母鸡和蚂蚁。比如他知道蚂蚁在找吃的,就突然拿起一块碎瓦片,在蚂蚁队伍中间划了一条横线,蚂蚁的队形马上就乱了,惊慌失措,而和乐则高兴地呵呵直笑……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像林语堂一样的“和乐时光”,在看到《少年林语堂》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坎儿深处也不由浮现出了我乡下的老家,想到了我在老家的四季不同而各具风味的“和乐时光”。春天时,我们家的桃花开了,我们一家子坐在桃树下,吃着饭,聊着天,时不时还有一两片桃花跳下来为我们伴舞,别有一番情趣;夏天时,我们家的凉亭可就派上大用场了,我们把吃的都搬到外边,躺在草席上,听着知了为我们演奏的夏日主题曲;秋天时,我们坐在草地上,看着一片片树叶在风中蹁跹起舞;到了冬天,窗前的梅花开了,在凛冽的寒风中昂首挺胸,英姿飒爽。除了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物外,我们家还有着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他们就像小精灵一样点染了四季的美景,带来了生气和活力。老家有养小白兔,每次回到家中,我就当起了勤快的小保姆,帮兔宝宝喂奶,看着兔宝宝们争先恐后的样子,心中充满了快乐。每到冬末春初,我们家门口的大树上都会有小鸟在上面搭窝,生鸟宝宝。看着小鸟一步步破壳、长毛、吃东西、学会飞翔,我感受到了由衷的快乐。我很喜欢这种“和乐”的感觉。“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都感到很满意。”我的家乡也同样赋予我美好、快乐和活力,读《少年林语堂》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学会了珍惜童年的“和乐时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1757.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