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集名家散文正文

柳宗元在唐代散文创作中的贡献-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符韵散文网 名家散文 2020-11-29 04:40:40 585 0

柳宗元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柳宗元虽然活了不到50岁,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其诗多抒写抑郁悲愤、思乡怀友之情,幽峭峻郁,自成一路。最为世人称道者,是那些清深意远、疏淡峻洁的山水闲适之作。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柳宗元的集子,为刘禹锡所编,题《河东先生集》,宋初穆修始为刊行。《四库全书》所收宋韩醇《诂训柳先生文集》45卷、外集2卷、新编外集1卷,为现存柳集最早的本子。宋童宗说音注、张敦颐音辨、潘纬音义的《增广注释音辨唐柳先生集》43卷、别集2卷、外集2卷、附录1卷,有《四部丛刊》影元刊本,为现行影印本之最早者。宋童宗说注《新刊增广百家详补注唐柳先生文集》45卷,宋建州刻本,现藏北京图书  馆。宋魏怀忠编注《五百家注音辨柳先生文集》21卷、外集2卷、新编外集1卷、《龙城录》2卷、附录8卷,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文渊阁本。宋廖莹中编注《河东先生集》45卷、外集2卷、补遗、附录等,为宋人注本中最后的一种,有□隐庐影印宋刻世□堂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以排印,上海人民出版社有重印本。明蒋之翘辑注《柳河东集》45卷、外集5卷、遗文、附录等,虽采辑旧注,中多蒋氏自注的部分;有明  三径藏书刻本、《四部备要》排印本。柳宗元重视文章的内容,主张文以明道,认为“道”应于国于民有利,切实可行。他注重文学的社会功能,强调文须有益于世。他提倡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指出写作必须持认真严肃的态度,强调作家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推崇先秦两汉文章,提出要向儒家经典及《庄子》、《老子》、《离骚》、《史记》等学习借鉴,博观约取,以为我用,但又不能厚古薄今。在诗歌理论方面,他继承了刘勰标举“比兴”和陈子昂提倡“兴寄”的传统。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关于讽喻诗的主张一致。他的诗文理论,代表着当时文学运动的进步倾向。  柳宗元认为天下万物的生长,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否则不仅徒劳无益,还会造成损害。柳宗元认为,育人和种树的道理是一样的,育人同样要顺应人的发展规律,而不能凭着主观愿望和情感恣意干预和灌输。柳宗元赞赏韩愈的《师说》之论,也钦佩韩愈不顾流俗、勇于为师的精神,对当时社会上层士大夫“耻于相师”的风气感到痛心。他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但他在师道观上又有自己的见解和实施方式。他写下了《师友箴》、《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等文章,阐述了自己的师道观。其核心观点就是“交以为师”。柳宗元充分肯定教师的作用。他认为无师便无以明道,要“明道”必从师。但是,对韩愈不顾世俗嘲骂而“抗颜为师”的作法,他表示自己没有勇气这样做,但他又不是完全放弃为师,而是去为师之名,行为师之实。柳宗元谢绝的是结成正式师生关系的名分,不敢受拜师之礼。但对来向他请教问道者,他无不尽其所知给予解答,诚恳地指导后学者,确有为师之实。他提出“交以为师”的主张,即师生之间应和朋友之间一样,相互交流、切磋、帮助,在学术研讨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单纯的教导与被教导的关系。柳宗元的“师友”说是传统师道观中有很大影响的一种学说,尤其是在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中,更有借鉴意义。

论述一下柳宗元散文创作的成就?

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实践者,他的散文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与韩愈并称“韩柳”,对后世散文家影响甚大。其古文创作主要如下:第一,论说文,极于精思。柳宗元的论说文主要分为阐发一系列政治思想和哲学观点的政论文,如《封建论》;以及批驳古书中包含宗教迷信的错误言论和事件的史论文,如《非国语》。这些作品极于精思,是白居易政治思想的主要体现。第二,传记文,曲折生动。柳宗元的传记文多取材于下层人物生活实录,并由此借题发挥。代表作品有《捕蛇者说》等。第三,寓言,批判犀利。在柳宗元之后,寓言成为专门的文学体裁。其寓言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更为深入,形象和情节的构造更为复杂。如《三戒》《罴说》等代表作。第四,山水游记文,精神家园,成就最高。柳宗元以全部感情去观照山水,借对自然的描述来抒发自己的感受;同时,在书写自然之乐中感叹自己的不幸,借以得到某些精神安慰。《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文的杰出代表,文笔清新优美而富有诗情画意。此外,柳宗元在辞赋创作上也成绩斐然。他深得屈赋精髓,内容与形式都有继承。当然,柳宗元的古文艺术技巧也十分成熟。优美、凝练、精致的语言把山水写得各具形态,栩栩如生;他还汲取了骈文的长处,多用短句,散文节奏明快而富有变化;在布局谋篇上,善于运用虚实相生、忽叙忽议的方法,使文章开阖变化,意趣无穷。总体而言,文字准确而简洁有力,兼有含蓄、自然之长,体现出孤高脱俗的人生情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1958.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