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代表作?
1,《小石潭记》。全名为《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山水散文作品,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2,《钴汜潭西小丘记》。钴汜潭是潇水的一条支流冉溪的一个深潭,“潭”就是“渊”,南方方言叫“潭”。钴汜意为熨斗,钴汜潭的形状是圆的,像一个钴(圆形的熨斗),故取名为“钴汜潭”。西山在今湖南零陵县西,是一座山。小丘,就是一个小山包。《钴汜潭西小丘记》语言简约精炼、清丽自然,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其利用托物言志、融情于景等写作手法,巧妙地将柳宗元被贬永州的愤慨与兹丘的遭遇融汇在一起 ,静静的描绘中有一种生命的力量。3,《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游记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景和情完全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叙事写景,都饱含着作者的感情色彩,文章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4,《钴汜潭记》。《钴汜潭记》以“钴拇潭在西山西”开头,紧接《始得西山宴游记》,重点写潭。第一段写潭状;第二段写得潭经过及潭上景物因人工改造而一显得更加优美宜人;然后就他与潭的密切关系感慨作结,余味无穷。文中通过记叙钴汜潭的由来、描绘水潭四周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摈弃尘世烦扰、摆脱官场险恶,使身心获得放松,并使精神获得解脱的思想感情。5,《石涧记》。文章着重写石态水容,写涧中石和树的特色,描绘了石涧溪石的千姿百态,清流激湍,翠羽成荫,景色美丽宜人,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钟情山水的情怀,同时又书写了胸中愤郁,对自己的遭遇表示叹息和苦闷。全文景由情生,于常景中写出奇景;物我交融,主体和客体并重;并且剪裁得体,收结巧妙。
柳宗元的名篇?
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古文大致为六类。
1、论说:《天说》、《封建论》、《断刑论》、《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
2、寓言:《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
3、传记:《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4、山水游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5、诗词骚赋:《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天对》、《晋问》。《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江雪》、《渔翁》、《溪居》。
6、作品集:《河东先生集》、《诂训柳先生文集》、《柳河东集》、《柳子厚墓志铭》、《柳先生年谱》。扩展资料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人物评价: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欧阳修:“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毛泽东:“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