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给予的美感享受应该说是比较高级的美感享受的原因是什么?
散文给予的美感主要在于意境美。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似乎只有诗歌才有意境,其实不然。曾有名人说过,意.实为情思也,境.实为形象也。散文有了意境的渗透与描画,才会有特有的魅力和光辉。
意境写得比较好的,有巴金写的《灯》中之“灯”;许地山写的《落花生》中之“落花生”,茅盾写的《白杨礼赞》中之白杨;张抗抗写的《地下森林断想》中之“地下森林”;屠格涅夫写的《门槛》中的“少女”和“门槛”,高尔基写的《海燕》中之“海燕”等等。又如冰心写的《我梦中的小翠鸟》中之主体小翠鸟。它极其纤小、绿得夺目、绿得醉人、闪烁着不可逼视的、翠绿的光、清脆地吟唱着动听的调子、歌声还如此高亢。你可以试想一下,一个小小的生命,充满着盎然的活力和勃勃的生机,在为这个世界奉献自己美好的歌声,增添一个动听的乐章。这不就是最生动形象的艺术写照吗? 因此这个小小翠鸟所包涵的艺术力量却很巨大,给人一种极强的美感。还有朱自清写的《背景》,对父亲背影的描写,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但每次的情况各有不同,而中心思想却是相承的。
这里,作者的议人和叙事,都浸透着浓郁的情感色彩,情感随着隐委婉跌宕的叙事情节起伏。这个意境最能拨动人的内心,使人严生共鸣。这就是散文的魅力和美感。又如李兆权写的《丑娘》,作者对娘的深厚情感,由一双布鞋而进入文章的核心。
朱自清散文的魅力在哪里?
1、作者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问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2、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
3、朱自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的景物写活了。 例如:《春》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一个“钻’字,就表现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再加上“偷偷地”修饰,状其小知小觉出现,生动的表现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给写活了。
4、朱自清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
5、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构思更见匠心。 《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
- 上一篇: 推荐一篇散文背影-散文集《背影》的全部散文?
- 下一篇: 推荐一篇散文读后感-散文的读后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