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的魅力在哪里?
1、作者善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例如《荷塘月色》中,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他要无牵无挂独自享用无边荷塘月色,就是要摆脱“心里颇小宁静”,而追求刹那问安宁的心境的反映。
2、朱自清喜爱古典诗词,对古典诗词非常熟悉。他写散文时能信手拈来使诗词的意境与散文的意境融为一体在散文中创造诗情画意的境界。
3、朱自清在散文中也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的景物写活了。 例如:《春》写“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一个“钻’字,就表现出了春草冲破土层的挤劲,再加上“偷偷地”修饰,状其小知小觉出现,生动的表现了春草的活力,把春给写活了。
4、朱自清爱用叠词,造成他散文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荷塘月色》用了26个叠词,如“田田”、“层层”写荷叶的多、密、重叠相连,“曲曲折折’写荷塘的轮廓、形态“淡淡”、“薄薄”写云雾的轻灵、缥缈。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重重”写荷塘四面树丛的茂密,“翁翁郁郁”写树色的浓重,这些叠字叠词小仅增强了物态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富于音乐美。
5、朱自清的散文大多篇幅短小,构思更见匠心。 《背影》无论写人、叙事、抒情都十分平实,但在平实中却孕育着极为精巧的构思。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
所有散文的灵魂是什么?
灵魂即文章的主题!是文章要突出体现的思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心思想。
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激发了我们的联想,产生了反应事物、表达感受的念头,进一步思考“要告诉别人什么”,于是文章的主题就诞生了。因此,生活是主题的基础,思考是主题的关键。
主题要鲜明正确,单纯集中,深刻新颖。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最应该做到的就是主题鲜明集中。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不散”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主线。这里的“神”就是文章的灵魂――主题。
散文写人写事都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情感体验。
- 上一篇: 推荐一篇精美散文-精美的散文?
- 下一篇: 推荐一首好的散文诗-推荐几本好的散文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