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论语》、《孟子》都是后期整理的语录体著作?
谢邀答题,非常荣幸。《论语》、《孟子》并非孔孟 亲撰,乃是由其弟子或后辈们编纂而成,故称“记录体”。不知题主此题何意?崇儒或抑儒?不隐瞒地说,本人是反儒的,尤其反感“学而优则仕”一说。
孔孟儒学最显著的中心思想就是治人,即如何统治、压迫老百姓,使其为我所役。这种思想在古代对统治者治国理政或许起到一定正面作用。但对老百姓而言却被套上沉重枷锁,民心桎梏,无自我,无思想,只能为奴无法为人。所以我说儒学愚民,糟粕可憎。
孔孟儒学以孔为主、孟为辅。孔子最大的思想特点是媚君,努力宣扬忠君思想,比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话有道理吗?他奶奶的你要我死我就死?我吃你家饭长大的?你真要我死我就反抗杀你!孔子知道这番立论站不住脚,又说“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又拿父子伦理附会君臣伦理。但这话也站不住脚。谁家老爸吃饱撑的叫儿子去死?完全扯淡。
当然,儒家思想能够两千多年岿然不崩,确也有其精华的一面,不是我们说反就反得了的。在中国,反儒缺乏市场,很难一呼百应,甚至要被打屁股。我们的人文传统之一是尊老爱幼。毕竟孔老夫子是一位2000多岁老人家,我们应该尊重他。本文对事不对人,请各位大儒多多包涵。
论语是一部什么体散文集论是什么意思?
《论语》是一部( 语录)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弟子)和(再传弟子) 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论语》是一本以记录春秋时思想家兼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言行为主的汇编,又被简称为论、语、传、记,是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一共20卷。论语以记言为主,因其对话众多,而着重挑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对话言论。论是选择、探讨、交流的意思,语是话语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采纳儒家思想,于是便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论”读音为“lùn”,从字面上理解,《论语》即为言论的部分汇编。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 “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论语为什么体?
1、《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2、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彩,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3、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
4、《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汉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是儒家学派经典之作。
- 上一篇: 推荐散文书-推荐散文书籍?
 - 下一篇: 推荐散文作者-推荐几个文字优美、安静的散文作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