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集名家散文正文

论述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

符韵散文网 名家散文 2020-11-30 05:08:38 530 0

以《逍遥游》为例,说明《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

  逍遥游体现了《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风格吸收神话的创作精神,其中大量采用并虚构的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许多哲学思想都是通过这些故事人物的问答方式来表现的.  《庄子》散文善用譬喻  《庄子》一书,“寓言十九”,寓言的性质本来就用作譬喻的.如《逍遥游》将要论证超越时空的绝对自由,先从大鹏说起,认为那么大的鸟,要想从北海飞向南海,非借大风之力不可,所以没有绝对自由.  然后说到蜩与学鸠等等,并通过“小之笑大”,说明鲲鹏、蜩与学鸠所游虽有不同,但不能“无待”则是一样的.  下文又从自然界讲到人类社会.从庸人的追求名位,到宋荣子的“不累于俗”,列子的“御风而行”,也是都有所待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最后才说出自己的“逍遥游”的境界:“若无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全篇主旨到此才显露,从开篇的鲲鹏展翅说起,一系列的事物都是比喻,都是为了衬托游于无穷的至人神人而已.  《庄子》散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中多用韵,声调铿锵,节奏和谐.  总之,《庄子》一书,特别是内篇,有时象风行水上,自然成文;有时象万斛源泉,随地涌出,汪洋恣肆,机趣横生,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它不仅在先秦的理论文中,即在后世的古典散文中亦罕有伦比.

逍遥游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还是两者结合?

1、《庄子》善于把抽象的议论和比喻、寓言结合起来,使得深邃的哲理显得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逍遥游》一文的主旨,是说明庄子超越物我界限的逍遥游思想.这样一种抽象深奥的思想,在文中全是以生动的比喻、寓言来阐明的.鲲鹏之变这一寓言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比喻,而小的比喻只有一句或几句,如野马、尘埃、水负舟、杯水芥舟、行路聚粮、朝菌、惠蛄、冥灵、大椿、彭祖、众人等等.如此众多的寓言比喻层出不穷,就将一个抽象的哲理说得非常具体形象.


2、想象丰富,意境开阔,富有浪漫主义特色.《逍遥游》一开始描绘了大鹏展翅九万里的雄姿和青苍辽阔的太空,展现出一个广阔壮丽的意境,显示了庄子奇特丰富的想象力.巨大的想象又离不开夸张,大到不知其几千里的鲲鱼,其翼若垂天之云的鹏鸟,小到野马、尘埃、杯水芥舟,长寿到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的大椿,短寿到不知晦朔的朝菌.这些都是大小、长短、高低的高度夸张.这就形成了一种汪洋恣肆、气象万千、开合自如的风格.在诸子散文中,《庄子》最富有浪漫主义特色.


3、形散而神不散.从表面上看,《庄子》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把握;但实际上,在这种看似散漫幻变的表相中,却有着深层的内在联系.以《逍遥游》为例,文章由奇大无比的鲲鹏之变落笔,接着又是万千大小物象的纷纭蒸腾;但无论怎样的蒸腾变幻,其行文都最终指向“逍遥游”这一论旨.文章先以鲲鹏之变开局,继而以极大的鹏鸟与微小的野马尘埃相比,再与蜩与学鸠相比,引出了一系列“小大之辨”的比喻铺陈,并推演出具有不同德行的人.他们虽有现象的不同,但都有待于客观条件,达不到逍遥之境.这样,文章在前三段先以第一段的“寓言”、第二段的“重言”(增益、重复之言)九曲回旋,层层申论,然后在第三段末尾突转直下,由开放而收合,由铺垫而点题.如果说第一段、第二段的层层铺垫是千枝万叶,那么第三段末尾逍遥游的点题则是这千枝万叶所烘托的哲理之花.而后几段则以曼衍之辞,继续对逍遥游这一主题作出形象性的阐发,并最后结束在至人游于无何有之乡的袅袅余音中.由此看来,《庄子》之文在结构上达到了形散而神不散之妙境.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4811.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