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欧阳修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说到欧阳修,我们首先从脑海里跳出来的就是他的《醉翁亭记》。说到欧阳修在文学方面的成就,就必须要一同说说他的政治成就。要说他为什么能够在文学方面能如此出名,跟他在宋朝所处的政治地位密不可分。
(文章思路)
欧阳修考中进士之后,进洛阳做官。当时,社会风气上,多为歌功颂德的文章。欧阳修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入手,写了一篇《菲菲堂记》,文章大概意思是说,要注重对错误的批判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走向正确。欧阳修的君子之风初见端倪。
(欧阳修)
明道二年(1033年),一篇《上范司谏书》又把欧阳修推上了历史的风口浪尖。这是一篇写给范仲淹的书信。书信内的言辞颇为激烈。指出范仲淹上任谏管不作为,作为一个为皇帝提意见的官员,上任月余,并未提出任何有效建议。同时指出范仲淹,你作为我们贫苦出身的书生之表率,应该好好干。范仲淹收到书信之后,对欧阳修的建议颇为受用,之后便与欧阳修结成忘年之交,兄弟相称。之后,欧阳修与范仲淹在朝堂之上相互力挺对方,共同进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范仲淹)
欧阳修洛阳做官期间,因为与范仲淹等趣味相投之人走的很近,又赶上朝堂之上的党派之争。景钓元年(1034年),二十八岁的欧阳修也被党争所连累,被人诬告犯有私通之罪,便被贬往滁州。到了滁州之后,欧阳修有了空闲,才做出了大名鼎鼎的《醉翁亭记》。虽然被贬,但是也间接的促使了欧阳修在文学方面的发光发热。世间之事,还真是福祸相依。
(醉翁亭)
景钓三年(1036年),年近30岁的欧阳修,又以为自己体内不安分的因子被贬了,这次被贬到了夷陵县。走的是水路,这回还差点丧命水中,幸亏他福大命大。范仲淹被降职处理,欧阳修为了给大哥辩护,便与谏官高某起了争执,这便是又一次被贬的缘由。到了夷陵之后,大刀阔斧一顿治理和整顿,社会风气和秩序逐渐变之后。欧阳修就又闲了下来。这次又使他有了编修《新五代史》的机会。修史之功,可算其文学上的另一番成就。
(夷陵县)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至和元年(1054年),这时的欧阳修已经四十八岁的高龄,双鬓已经斑白。这一年的夏天,被贬在外的欧阳修,回到洛阳。皇帝见他年事已高,且文学造诣出众,便留他主持中下级文官的考核工作。同年,欧阳修又被小人诬告,皇帝想要下令贬他出京。思量之后,留他在京编修《新唐史》。
(时间轴整理)
- 上一篇: 文化散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文化散文?
- 下一篇: 文化散文最有成就的作家是-近代散文成就最高的是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