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歌大全正文

文学散文基本特点的认识-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符韵散文网 诗歌大全 2020-11-30 08:07:40 767 0

散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静 就我觉得吧,你在写的时候把自己放轻松,心情放松,静下来!就感觉自己是滴在宣纸上的一滴墨水,浸透的深或者浅,范围广还是宅,都有自己把握!就是要心如止水的把你想要表达的,用优美的文味特别浓的笔法写出来!一定要放的开心,大脑,眼界,思想,去想象,去拓展,去丰富,去渲染,描摹,让别人读了会心情跟着你的心情,你想要静,别人也可以读出静,丰富渲染‘静’,读你的文章就是一种享受!

2,真 这个很重要,也就是最最最重要的技巧!真情实感!去体会哪怕你虚空建立的人物,她所处的环境,她的思想,她的人生阅历,她的道德观念,审美观念,~~很多很多啦!就比如读朱自清的《背影》,里面的父亲,把他送到车站,给和我同去的茶房叮嘱,给他买橘子~~写的很真很真。比如这部分,父亲买橘子???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写的极度真实,让人读者都会去想自己的父亲,甚至落泪。

3,墨 要想写好散文,肚子里一定要有好几斤墨水! 基础特别重要!要丰富自己的硬盘! 好了,就这些啦,写的比较少,这主要是读出来的感觉!

散文最基本特点是什么?

形散而神不散 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所谓 “ 形散 ” ,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所谓 “ 神不散 ” ,主要是说其要表述的中心思想明确而集中。 衡量散文优劣的第一标准,是“形散而神不散”。关于散与不散的问题,有的说散文贵散,有的说散文忌散,这两种说法都对,又散又不散,形散而神不散,只记一件事的这一类散文,有什么散与不散的问题呢?如果一篇散文里,写了好几件相关的、或是貌似不相关的事。不散,主要是指主题和结构,尽管题材驳杂,思路开阔,但是仍然必须围绕一个主题,把它们组成一个缜密的整体,这一类散文就是要有散有聚,能放能收,疏密有间,才够散文的味道

汉至南北朝的散文特点是什么?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又是什么?

古代的散文是仅次于诗歌的一种主要文学体裁,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空前繁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表现在文学形式上就是散文的兴起。


两汉时期,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祥和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两汉散文在创作上更加丰富,产生了大量反映现实和抒发理想抱负的优秀散文,也诞生了一批杰出的散文大家,比如司马迁、班固等。


两汉散文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两汉散文在形式上有两种,即政论散文和史传散文。

政论散文形成原因:

西汉初期,战乱结束,平定的社会急需确立新的统治秩序,统治者的精力集中在国家的治理上。文人学者的责任意识也首先落在了治政之上,为统治者提供国家治理的方案成为文人最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政论散文成为主要创作形式。

政论散文主要特点:

第一,西汉初期儒道合一的文章观念。在战国时期的儒家经典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治理国家教化百姓密切相关。当大一统的国家出现时,学者们第一反应就是从儒家经典中寻找治国的依据。但是在西汉前期,统治者崇奉黄老之术,这一状况对文人影响很大。他们一方面感受到儒家经典是维护统治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尊奉黄老的思想环境又使他们在文章中掺入大量道家的理论。
因此造成政论散文儒道合一的文章观念。


第二,由于当时社会处于封建王朝的上升期,作者有着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文章感情充沛,气势雄浑。


第三,受春秋时代诸子散文的影响,在文风创作上,讲究文采和修辞。.

史传散文形成原因:

西汉王朝历经几代帝王的励精图治,到汉武帝时期形成了一个空前强大的封建帝国,拥有广阔的疆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时代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开始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以巩固和加强这繁荣昌盛的局面。


司马迁根据时代的需要,吸取前人的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及诗歌创作等丰富经验,创作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开创了我国的史传文学。

史传散文主要特点:

第一,客观地记录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主要依据于前辈历史作品。所以,大部分史书记载的历史事件是真实的。
第二,文风严谨,材料详实,组织严密。

第三,在塑造人物形象、运用语言和布局等方面,语言通俗简洁,特别是对人物的个性化描写,有一定的艺术性。

魏晋南北朝散文特点及形成原因

这一时期的散文沿袭了汉代散文的传统,但是在形式上有一定的突破,除了政论、史论、书信等形式,还兴起了山水地理游记散文。散文开始从哲学和史学中独立出来,但是又走向骈化,骈体文成为官方文的正体,散体文受到挤压。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从不自觉发展到自觉阶段,文学脱离了种种束缚和局限,逐渐独立出来。其特点,在语言上要求对仗,声律、用典和藻饰,新文风的出现派生出新的文体--骈体文。这种文体过于追求形式,文风浮华,很难取得很高成就。散文形式的骈体化成为时尚 ,并渗透到各类文章中,对魏晋时代的散文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是骈体文飞速发展和发达的时期,文人在艺术中追求形式美,讲究对偶,平仄、多用典故和华丽词藻,这种文风渗透到各类内容的散文中,造成了散文的形式主义倾向。在这段时期的散文,内容多空洞乏味,流于形式。


这一时期的骈体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5169.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