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感人至深的著名散文值得分享?
谢邀。这是一个很好的提问,好就好在好散文是散文诗。我要推荐如此这般写散文者叫李又然。他晚年的回忆录,大多篇幅长,在此不便发。我要向网友们推荐这样一篇散文,在当时产生过颇大影响,而今也被选入最新出版的纪念文集,是有名的千字文:《比我淋更多的雨――悼念雪峰同志》。
这篇散文第一次发表的时候,原载于《人民日报》副刊“心香一瓣”(1980年1月11日第五版);后被收集于《李又然散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84年4月第一版);同时还继《冯雪峰全集》第一至第十二卷本的出版发行,被收入到《冯雪峰纪念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第一版)。
李又然:《比我淋更多的雨――悼念雪峰同志》
1979年11月17日,文代会闭幕后一天,开冯雪峰同志追悼大会――他被迫害已经死去三年。
雪峰同志是我经常见到的,但实际接触只一次。这一次留给我极其深刻的印象,我总感动着,怎么也不能忘记。
一天,程砚秋唱他双出拿手戏:《锁麟囊》和《荒山泪》。他送丁玲三张票。丁玲说:“找雪峰去。”于是一起到北京饭店,她上楼,我在门外等着。长安大戏院散戏的时候,天微微下雨,只有一辆三轮车,让丁玲先坐上回去。我从西朝东步行,雪峰陪着我。到了北京饭店门口,我请他回去。他还是陪着我,又走了很长一段路,才又找到一辆三轮车,我坐上了,他才独自回去。这时候,雨大起来,他淋湿了;到饭店后,该已湿透了吧。他比我淋更多的雨。――他是自我牺牲的人,倘若落下来的不是雨,是危险,他也一定陪着我,保护我;要去牺牲呢,他也先去牺牲。这是一定的。他就是这样的人!
他待部下极好,个个都深深地怀念他,尊敬他。
在干校,他满桶满桶地挑粪。别人叫他不要再挑了,他不听。
他哪一年入党的呢?1927年,“四一二”事变,共产党被杀得最多最惨的时候!“宁可错杀一千,不要放过一个”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精神啊!从此以后,他几十年如一日,忠心耿耿为党的事业工作,直到最后。
他晚年是很惨的: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没有别的要求,一心渴望回到党里来!他这愿望,终于实现了。
他的一生是战斗的,光荣的,刚正不阿,正直,感人至深的!
雪峰同志死了,但我仍旧看见他。像他那样的共产党员是不死的。
他永生着!
求优美有深度的散文随笔?
雨中情怀 从昨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下着雨,淅淅沥沥,点点击落,本来,应当是很有情怀的。可想到雨渍花落,红散香凋,就有几份凄迷,更有几份感伤了。 知道爱雨的人无数,写雨呤雨的文章更是浩焱如烟,可我也终是一个喜雨之人,对雨有不一样的感受,也就写了。 雨,在不同的人的眼里,有着不同的景致;就如眼前的山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风景一样。对雨,有人喜欢,有人讨厌,有人叹息,有人痴狂,感受各异。 苏东坡书斋名曰“喜雨斋”,可见他是一个爱雨之人;而现代名士周作人把他的书斋取名为“苦雨”,虽然不能因此来判定他对雨的喜恶,却由此可见周先生对雨,多少有些无奈。也知道,我那位从年轮上离去,已有多日不曾归来的朋友,还曾把她的闺房称为“听雨轩”,想她也是一个爱雨、喜雨、恋雨,对雨有着别样情怀了的人了。 雨也如同花草树木一样,能否成为风景,还取决于人们的心情。久旱逢甘霖,不论在谁的眼里,都是一份美丽;而淫雨霏霏,堤破水淹,又有谁不为之而心烦? 但是,雨就是雨,它不因你喜爱而来,也不因你厌恶而去更去,更何况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绚丽;没有雨天的阴云,也就没有晴天的阳光的灿烂。 江南是多雨的,而生于多雨江南的我,对雨不能不说是熟稔之至;按说应该早已是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了。可我对雨却偏偏有着一份惊喜和新奇。每每雨天,总爱徜徉于雨中,任由那甘甜纯净和雨丝尽情地洒在我的身上,浸入我的肌肤;淋去我心灵中的灰尘和阴暗,让心情变得洁净和亮丽起来。雨是上天的恩赐,惠世的甘泉,它使万物葱郁,生机一片;倘若没有了雨,那么这个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沙漠遍布,尘暴肆掠,风沙飞扬;不见鸟踪,难觅兽影,甚至连一丝绿意也不能找到,生命也在这里消逝,那将是多么的恐怖和可怕呀。 四时之雨,也因时节的不同,季节的变化而各不相同。春雨当算是最美妙精致了,有如青春少女含羞带娇般的呤唱;春雨也最为文人墨客所喜爱。“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天街细雨润无声”,“杏花春雨江南”等名句,便是对春雨的赞颂。而《雨巷》中那水淋淋的女子,大概就是沐着春雨而来。最热烈的当是夏雨了,它就像一个壮实的大汉尽情挥洒的热汗,有着一种酣畅淋漓的痛快;来势凶猛,去得也快,干干脆脆,从不拖泥带水。它不仅浇灌田地,滋润禾苗,也在炎炎酷暑,为人们带来丝丝凉爽。其功过是非,人们是了然于胸。而带有丝丝凉意的秋雨,则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了。它凄凉冷清,霏微萧瑟,说它是青春已逝,韶华不再的怨妇的叹息,则十分贴切。“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秋雨中,柳永的心情是多么地凄凉无奈。李易安在她的《秋情》中也如是诉说着她的孤独、悲愁、哀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实,人之悲欢、喜怒、哀愁、与雨又有何干?冬雨似乎并多见,更少有人喜欢。可我却觉得它犹如是一位断腕不皱眉、一去不复返的壮士洒下的几滴清泪,有着一种冷峻、刚毅、悲壮和豪迈。让人不能不由衷地生出几份敬意来。 人世间的浮华喧嚣,得意失宠,需要我们以平常心待之,对于雨也莫不如此,只有去除浮躁,多几份平静,才能体味出它的有趣和诗境,感受到它的精妙和美丽。 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雨还依旧在下着,就不由得又心生几分伤春感春的情怀来,不知不觉春深了,无声无息夏来了。青春不就是这样慢慢变老的嘛,梦想也是如此悄然渐逝而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