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散文有什么特点?
1、鲁迅的杂文却具有高度的说服力,长篇的论证严密,短篇的一针见血,都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把道理说得清楚、充分、深刻。
2、鲁迅杂文擅长分析,他的论辩能制强敌于死命,揭露矛盾的方法也多种多样。
3、鲁迅在运用逻辑思维来揭露事物的矛盾时,经常通过艺术形象来表现。寥寥几笔,逼真传神。
4、鲁迅经常运用书本或自己创造的故事来构成形象,表达思想。鲁迅的形象化手法,都表现了贴切、平易、新鲜的特点。
5、鲁迅杂文的感情力量,特别表现在讽刺上。他认为:“‘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的实事,但必须是会有的实情。
6、鲁迅还有一部分杂文,通过“曲笔”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鲁迅的杂文,形式丰富多彩,手法不拘一格,莫不清新独创,给予读者以隽永的艺术享受。 鲁迅的文章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他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鲁迅文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
单就作品的思想内容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深邃性独到性。
他的小说是深邃的独到的。他的小说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就是“为人生”的,他是不写风花雪月的,儿女情长的言情小说的。他知道古老的中国就是一间沉闷的铁屋子,里面有熟睡的人物就要昏睡而死了,他奋力大声地呐喊,让人们醒过来。他在《狂人日记》里写出中国历史的仁义道德的真相就是“”吃人”,喊出了“救救孩子”的惊人之声。《祝福》《孔乙己》这些小说,无疑是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真相, 是对两千年来封建思想礼教的最深刻的控诉。
他的散文是深邃独特的。散文集《野草》是一个精神界战士的心灵的历程。其中《过客》是孤独的探索者在寻找、在寻找,义无反顾。《颓败线的颤动》里一个老女人养育了一家的人却被背叛和咒骂,女子决绝地出走于旷野,悲怆、冷静,遗世而独立。每一篇都是精品,都是需要你仔细咀嚼的。
他的大量的杂文,更是他创作的最大收获。他对中国国民性的挖掘,对中国人精神痼疾的剖析,无出其右。有学者说,迄今为止,鲁迅杂文是了解中国国情最深刻,最可靠的文字。鲁迅的杂文有偏激性的特点,但这个偏激不是鲁迅的短处,而是鲁迅思维的一种方式。
比如鲁迅说,“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这里的中国人,其实当然不是指全部的中国人,鲁迅偏偏故意这样说,就是要批判中国人的某些劣根性。鲁迅先生的杂文名篇很多,如灯下漫笔,拿来主义,友邦惊诧论,二丑艺术。读鲁迅的杂文,需要一些阅历,需要耐心地读,渐渐地找到佳境。
鲁迅的学术著作同样是深邃独到的,他的见解常为定论。如《魏晋文章及药与酒之关系》。如《中国小说史略》等。
没有思想的文字是深邃不起来的。作为思想家的鲁迅,作为文学家的鲁迅,是独一无二的。
祥林嫂、闰土、阿Q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