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歌大全正文

望海潮散文100字-柳永的《望海潮》改写成500字散文?

符韵散文网 诗歌大全 2020-11-30 14:25:07 364 0

写一篇关于望海潮的解说词,柳永的,100字左右?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见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这首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开头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三吴,旧指吴兴、吴郡、会稽.钱塘,即杭州.此处称“三吴都会”,极言其为东南一带、三吴地区的重要都市,字字铿锵有力.  下片重点描写西湖.西湖,蓄洁停沉,圆若宝镜,至于宋初已十分秀丽.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将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叠山,是指灵隐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湖山之美,  接着词人写达官贵人此游乐的场景.成群的马队簇拥着高高的牙旗,缓缓而来,一派暄赫声势.笔致洒落,音调雄浑,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风流的地方长官,饮酒赏乐,啸傲于山水之间.“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是这首词的结束语.凤池,即凤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晋时中书省地近宫禁,因以为名.“好景”二字,将如上所写和不及写的,尽数包拢.意谓当达官贵人们召还之日,合将好景画成图本,献与朝廷,夸示于同僚,谓世间真存如此一人间仙境.以达官贵人的不思离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远,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柳永的《望海潮》改写成500字散文?

望 海 潮


  三吴的都会-杭州,是美丽繁荣的代名词。其地理形势也颇为重要,湖山的优美无与伦比,自古以来就是个热闹繁华的地方。缓缓地漫步在杭州的大街小巷间,感受其独特的美景和繁华,心中的欢悦便如涟漪般一圈圈的绽放开来。如烟的柳枝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彩绘的桥梁上熙熙攘攘,挡风的帘子,翠绿的账幕,房屋高高低低,大约有十万人家,走进房屋中的幽长而寂静的小巷,心情也静如止水,仿若外界的浮华都不曾有过。倘若此刻敲开一户人家的门,想必那主人也是热情好客的以。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堤沙,怒涛卷起跟随霜雪一样白的浪花似乎要把岩石击碎,望着这绵延无边的江河,心胸也跟着宽广起来。

  夹在人声鼎沸的集市的人群中,看着琳琅满目的商品;珠玉珍宝闪射耀眼的光华;各种充满了乡土气息的小玩意儿让人爱不释手;卖水果的小贩一个比一个吆喝的响;那些特色小吃光闻着香味就让人嘴馋……周围的人们都穿着精美华丽的衣服,光艳照人,定是家家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吧。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似症没有那话比这句更强烈地表达出对西湖的赞美和热爱。西湖的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秀美清秀,置身其中,格外的心旷神怡。又有三秋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望着那“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丝丝娇媚的盛情也油然而来,更是让人感到飘飘欲仙了。

  欢乐的乐曲奏响在睛空下,采菱的歌声飘荡在夜空中,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喜笑开颜。就这样静静地在小船上从早坐到晚,心情随着乐曲,歌声起舞,跟着老翁和姑娘一起愉悦,一种别样的宁静也从心底里翩然升起,所有的悲伤痛苦统统不见,快乐安祥都跟着升华,整个人都变得不温不火,仿若不谙世事的孩子童。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宫,乘醉所吹箫击鼓,欢赏、吟唱烟霞风光。这样的美景,这样的时光,就尽情的醉、尽情地吹箫击鼓、尽情地大声吟唱吧。待乘着酒兴欣赏这如仙境般的风光、和着烟水云霞将心中喜怒哀乐全部吟唱出来之后,就在这辽阔的夜空下酣睡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5899.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