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人物描写原文和赏析(至少二条)?
1、“我总要上下四方寻求,总要先来诅咒一切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赏析:者用夸张的笔调,连用三个“最黑”,描述了自己之于“反对白话、妨害白话者”的痛恨,义愤填膺. 写出自己的感情基调,从而引出下文2、“然而,对于阴间,我终于已经颂扬过了,虽有“言行不符”之嫌,但确没有受过阎王或小鬼的半文津贴,则差可以自解。”赏析:作者用些许调侃及戏谑的语气,鲜明的揭露了某些人的虚假面具,表明自己所言属实而且出自肺腑之言,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及黑白不分。《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二、写作背景: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的原文是什么?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的原文讲述了24个典故。
鲁迅的《二十四孝图》的原文已经失传,但文中所描写的24个历史典故依旧存在。
1. 孝感动天。2.亲尝汤药3.啮指心痛4.为亲负米(百里负米)
5.单衣顺母(芦衣顺母)6. 鹿乳奉亲7.戏彩娱亲8.卖身葬父
9. 刻木事亲10.行佣供母11.怀桔遗亲12.为母埋儿 (埋儿奉母)
13.扇枕温衾14.拾葚供亲(拾椹异器)15.涌泉跃鲤16.闻雷泣墓
17.乳姑不怠18.卧冰求鲤19.恣蚊饱血20.扼虎救父
21.哭竹生笋22.尝粪心忧(尝粪忧心)23.弃官寻母24.亲涤溺器。
《二十四孝图》是一本传统的儿童读物,是宣扬儒家“孝”的观念的通俗读本,可以说是向儿童树了二十四个行孝的标兵。鲁迅回忆说,最初他接受了长辈的赠品,看到这书“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但“接着就是扫兴”,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我本来就“愿意孝顺”父母,而且“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甚至觉得很可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