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秦观,翻译?
望海潮
年代:【宋】 作者:【秦观】
秦峰苍翠,耶溪潇洒,千岩万壑争流。
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
天际识归舟,泛五湖烟月,西子同游。
茂草台荒,苎萝村冷起闲愁。
何人览古凝眸。怅朱颜易失,翠被难留。
梅市旧书,兰亭古墨,依稀风韵生秋。
狂客鉴湖头,有百年台沼,终日夷犹。
最好金龟换酒,相与醉沧州。
望海潮
年代:【宋】 作者:【秦观】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
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长忆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
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
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喈。
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
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注释
此词不止于追怀过去的游乐生活,还有政治失意之慨叹在其中。
有一年早春时节,作者重游洛阳。洛阳这个古代名城 ,是北宋的西京,也是当时繁华的大城市之一。
词人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一段时期,对此地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词人旧地重游,人事沧桑给他以深深的触动,使他油然而生惜旧之情,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起头三句,写初春景物 :梅花渐渐地稀疏,结冰的水流已经溶解,在东风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来了。“暗换年华”,既指眼前自然界的变化,又指人事沧桑、政局变化。此种双关的今昔之感,直贯结句思归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写的旧游,实以“长记”两字领起 ,“ 误随车”固在“长记”之中,即前三句所写在金谷园中、铜驼路上的游赏,也同样在内。但由于格律关系就把“长记”这样作为领起的字移后了 。“金谷”三句所写都是欢娱之情,纯为忆旧 。“长记”之事甚多,而这首词写的只是两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花园,在洛阳西北。铜驼路是西晋都城洛阳皇宫前一条繁华的街道,以宫前立有铜驼而得名。故人们每以金谷、铜驼代表洛阳的名胜古迹。但在本篇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谷园和铜驼路,却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琼林苑,而非实指。与下面的西园也非实指曹魏邺都(在今河北临漳西)曹氏兄弟的游乐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这三句,乃是说前年上已,适值新晴,游赏幽美的名园,漫步繁华的街道,缓踏平沙,非常轻快。
因忆及“细履平沙”故连带想起当初最令人难忘的“ 误随车”那件事来。“误随车”出韩愈《游城南十六首 》的《嘲少年》:“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只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而李白的《陌上赠美人》:“白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搴珠箔 ,遥指红楼是妾家。”以及张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 ,慢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则都可作随车的注释。尽管那次“误随车”只是无心之误,但却也引起了词人温馨的遐思,使他对之长远地保持着美好的记忆。
“正絮翻蝶舞 ”四句,写春景 。“絮翻蝶舞”、“柳下桃蹊 ”,正面形容浓春。春天的气息到处洋溢着 ,人在这种环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满着青春的欢乐了 。此处“乱”字下得极好,它将春色无所不在,乱哄哄地呈现着万紫千红的图景出色地反映了出来。
换头“西园”三句,从美妙的景物写到愉快的饮宴,时间则由白天到了夜晚 ,以见当时的尽情欢乐。西园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写道:“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明月澄清景 ,列宿正参差。”曹丕《与吴质书》云 :“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 ,参从无声 ;清风夜起,悲笳微吟 。”又云 :“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
词用二曹诗文中意象,写日间在外面游玩之后,晚间又到国夫人园中饮酒、听乐。各种花灯都点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辉;许多车子在园中飞驰,也不管车盖擦损了路旁的花枝。写来使人觉得灯烛辉煌,车水马龙,如在目前 。“碍”字和“妨”字,不但显出月朗花繁,而且也显出灯多而交映,车众而并驰的盛况。把过去写得愈热闹就愈衬出现在的凄凉、寂寞。
“兰苑”二句 ,暗中转折 ,逼出“重来是事堪嗟”,点明怀旧之意,与上“东风暗换年华”相呼应。追忆前游,是事可念,而“重来”旧地,则“是事堪嗟”,感慨至深。今天酒楼独倚,只见烟暝旗斜,暮色苍茫,既无飞盖而来的俊侣,也无鸣笳夜饮的豪情,极目所至,已经看不到絮、蝶、桃、柳这样一些春色,只是“时见栖鸦”而已。这时候,宦海风波 ,仕途蹉跌,也使得词人不得不离开汴京,于是归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时也是无可奈何地涌上心头。
此词的艺术特色主要是:其一 ,结构别具一格,上片先写今后写昔,下片先承上写昔后再写今,忆昔部分贯通上下两片。其二,大量运用对比手法,以昔衬今,极富感染力。
柳永,的《望海潮》的全词翻译?
《望海潮》 作者: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山献(音yǎn)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译文: 东南形势重要,湖山优美的地方,三吴的都会,钱塘自古以来十分繁华。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帐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绵延无边。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庭里充满着绫罗绸缎,争讲奢华。 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
柳永的望海潮怎么翻译成散文?
《望海潮》散文改写
杭州地处东南,地理形势优越。作为三吴的都会,自古便繁华无比。
杨柳如烟,桥梁上的雕饰亦精美绝伦。挡风的帘子于微风中轻轻飘动,翠绿的帷幕悬挂于门前。约摸有十万户人家常住此地,那些或高或低的楼阁和房屋都静默的伫立着,于无声处见证历史的变迁。
沙堤为茂密的林木围绕,乍看仿佛隐于一团绿色的云雾之间。那一片蓊郁而又新鲜的绿色!略微收回视线,汹涌的江涛席卷着浪花冲向岸边,白色的波浪,颜色恍若胜过霜雪。钱塘江面无边,与遥远的天际相接。江天的界限早已模糊不辨,只当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罢了。
集市上陈列的各种珠宝,琳琅满目。家家户户存储着各色的绫罗绸缎,竞相比较各自的奢华,一派富庶安逸的景象。
群山含黛,远近重叠。白堤两侧的湖里荡漾着清波,倒映出山的影子,致辞更觉水之清澈,山之俊美。秋日里桂花盛开,香飘十里;夏季荷花灼灼,方圆之内未曾消弭了痕迹。于晴空里闻笛,月夜里泛舟,不能不说是生活里的一点雅兴。
采菱歌声悠悠回荡在夜晚的芦苇丛中,清凉的月光照亮了钓鱼老翁弯着的眉眼,也照亮了采莲少女青嫩如花的笑靥。
众人拥着长官出行,乘醉听箫鼓齐鸣,吟咏赞叹这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择日以笔再现杭州美景,回去待日后升官后好向众人夸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