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歌大全正文

桃花心木散文-桃花心木,这是一篇什么散文?

符韵散文网 诗歌大全 2020-11-30 15:16:04 226 0

对桃花心木而言,“很少的养分”指什么,“巨大的能量”指什么?

知道。

1、很少的养分指的是不确定的水源。

2、巨大的能量指的是能够独自扎根生长,长成参天大树。原文节选:乡下老家屋旁,有一块非常大的空地,租给人家种桃花心木的树苗。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从前老家林场种了许多,已长成几丈高的一片树林。所以当我看到桃花心木仅及膝盖的树苗,有点儿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种桃花心木苗的是一个个子很高的人,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桃花心木苗旁的小路上散步,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我越来越感到奇怪。更奇怪的是,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 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我起先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后来我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此文出自现代・林清玄《桃花心木》扩展资料写作背景:《桃花心木》是当代散文家林清玄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写起,写到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引出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全文语言亲切自然,文笔恬淡清新,娓娓道来,由事入理,融理于事,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意味无穷。《桃花心木》的故事是真实的,“桃花心木”原产热带美洲,树皮淡红色,树干挺拔,木材色泽美丽,能抗虫蚀,为世界名贵木材之一。文中的“桃花心木”大约种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早已在台湾各地广泛种植。十多年后的一个春天,作者回老家小住,清晨,被屋外百鸟的鸣唱叫醒,拉开窗帘,三层楼高的千棵桃花心木同时开花了。作者不由回想起十几年前,自己观看工人为桃花心木浇水的往事,心中无限感慨而写下了此文。作者简介:林清玄(1953―2019),笔名秦情、林漓、大悲等。中国台湾高雄人。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中国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连续十年被评为中国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

桃花心木,这是一篇什么散文?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作者在描写和叙述中转承自然流畅,由作者的疑问引出种树人的一番话,使作者受到启示,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编选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5998.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