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小说在结构上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鲁迅最善于写人,他一向采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手法。并且,注重写出人的灵魂,他塑造众多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矗立在中国文学的画廊上,震撼着广大读者的心灵。
鲁迅擅长运用“白描”的手法,机器简练地描写人物、事件和环境运用画“眼睛”的方法极其省俭地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并注重细节描写。
鲁迅小说形式灵魂多样。结构单纯明快,先后有序。
鲁迅小说的语言洗炼、优美,深沉,含蓄,富有表现力。
请从独语体的角度简述鲁迅散文集野草的艺术特点?
现代中国散文最重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独语体”,一种是“闲话风”。鲁迅在写《野草》》时创造了“独语体”的散文形式。 1919年鲁迅发表一组类似于《野草》的散文诗时,曾经称之为“自言自语”,后来何其芳在《画梦录》当中又有“独语”一说。“独语体”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排除听众,以捕捉自我内心的感觉、情绪、心理为务,并进行更为深层的形而上的思索,这是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也是一种不畏艰苦的自我审视。 由于“独语体”要远离听众,所以在散文形式上和“闲话风”有些不同。“闲话风”以亲切自然,贴近生活为其目的,而“独语体”则要创造一个与现实迥异的世界。作家摆脱散文最习见的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摹写,而依靠自身艺术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更为瑰丽奇特的世界,象征、变形、通感等艺术手段广泛地加以使用,还要借助神话、宗教等领域的既有概念并加以改造。鲁迅的《野草》,就是独语体散文的杰出代表。《野草》多篇都写到了梦,正是利用“梦”创造了一个陌生化了的世界,荒诞、奇幻、神秘。《野草》的语言也是非日常生活化的,既华丽而有时又颇为艰涩。散文的文体也相对自由,有时呈现出诗的特征,有时又充满戏剧色彩。
鲁迅的文学艺术特点有那些?
鲁迅是卓越的艺术大师,伟大的文学巨匠。他的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鲁迅创作小说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人生”和“改变这人生。”他主要表现了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人民的痛苦,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鲁迅小说最大的艺术特色就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法,生动、具体、真切地写出了人的灵魂,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他的小说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民族化风格。文学的中心任务是写人,是通过人的活动、命运、遭遇来反映现实。离开了写人,文学就失去了光泽,也就没有了意义,因此高尔基把文学称作“人学”。鲁迅最善于写人。他的小说从《狂人日记》开始,塑造了一系列真实的栩栩如生的人物,简直可以呼之欲出。读着作品,我们完全和其中的人物同悲、同喜、同忧、同乐,和他们一道憎恨,一道挣扎。鲁迅小说人物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写出人的灵魂。他说自己写《阿Q正传》就是要努力“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来”。所谓写出人物的灵魂,就是把人的最本质、最有个性并且最富有社会意义的性格写出来。闰土的落后麻木,杨二嫂势利、尖刻,祥林嫂哭诉无告的痛苦等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