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集名家散文正文

鲁迅散文诗枣树-鲁迅说“我家门前里有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很无聊吗?

符韵散文网 名家散文 2020-11-30 20:10:38 285 0

鲁迅说“我家门前里有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很无聊吗?

先抛开理论性的东西不讲,从我们自己的情感出发,家里的院子有两颗枣树,当我们兴奋地向别人说起时,必然是:"我们家的院子里有两株枣树。"何以"一株"、"另一株"呢?似乎是在一个阴沉的天,没有朋友来访,独自一人在院子的台阶上站或坐着,心情如天气一样烦愁,不知自己该做什么,亦不知以后的路在哪里,看着院子里的树,有两株,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一目看不尽,一语道不完。

"我家门前里有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出自鲁迅的散文《秋夜》,《秋夜》创作于1924年9月15日,与小说集《彷徨》的时间相近。《题<彷徨>》一诗中写道:"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当时正逢新革命浪潮的卷起,旧的势力仍在徘徊,新旧的交锋冲散了本来战场统一的《新青年》文学队伍,鲁迅既不愿意盲目激进,亦不愿意与北洋军阀站在一条战线,孤立于两边势力之间,彷徨的处境,彷徨的心绪。"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看起来是多费口舌,实则蕴含着深沉复杂的心绪。

枣树是孤独的战士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枣树"的处境并不乐观,叶子落尽,亦无人问津

"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小粉红花"做着关于春天的梦,那里是生机,是希望,是明亮。"落叶"做着秋天的梦,那里是枯萎、是凋零、是黑暗寒冷的预示。而"枣树"对这些早有洞悉。

"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枣树"不随"小粉红花"空做美好的梦,亦不随"落叶"期盼着寒冷的到来,它只是一言不发地刺向无理的天,刺向虚伪的月。它是一个真正的战士,孤独而顽强,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下,绝不逆来顺受,绝不虚与委蛇。

"一株""另一株"的别用

从写法上来讲,这种呢喃式语言易于引起读者的注意。有许多人认为这句用到重复的修辞手法,我对此并不同意,重复在修辞学上是指基于同一语意的重复,而这里所指的是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可能是枣树也可能不是枣树,前后两句说明的是不同的对象,说成重复未免牵强。我更愿意称其为呢喃式语言,带有一种涵咏不尽的深意。

从抒情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情感的反复低回。有点类似于杜甫的沉郁顿挫,"忧端齐终南"而无法喷薄而出,在胸中徘徊郁积,最终写在纸上,把枣树这么一个简单概念不经意间刻画成坚韧不拔的战士形象。

鲁迅的"无聊"

把"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说成"无聊"显然不够深入,问题里说的"无聊"是一种流于表面的游荡。将"无聊"深入来探讨,又会发现鲁迅的作品中不乏"无聊",但这种"无聊"是精神彷徨的写照,他塑造过不少"无聊"的人物,他们虚伪、荒唐、可笑,在这些人物之后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迷惘的、痛苦的、怀疑着的鲁迅,例如年轻时一腔热血、十年后变得"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吕纬甫,例如革命投机者四铭。鲁迅在苦苦思索着中国的国民性,在艰难地寻找着中国的出路,他怀疑,他否定,建立起一种讽刺性的"无聊",写尽"无聊",无尽悲痛。(一往文学作者:李一帆)

鲁迅写“在我的后院,可以看到墙外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为什么是枣树?

谢谢悟空问答邀请!

这个问题是第三遍回答了,不过有个好处是可以答得更简洁更直接,避免失误。

鲁迅是要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他对枣树的赞许,所以反复强调突出枣树。

《秋夜》这篇散文诗,写“奇怪而高”的天空,写天空下的枣树和小红花,用的是象征手法。

天空象征压迫者,小红花象征善良的弱者,枣树是一心反抗的不屈服的新兴力量,小红花用来衬托枣树。

鲁迅笔下,枣树是直刺天空,让月亮“窘得发白”,并且“一意要制它的死命”的,这个“它”,指象征压迫者的天空。

鲁迅写此文在1924年。此前四年,曾经盛赞《共产党宣言》翻译者;此后一年,支持“女师大风潮”。

由此不难看出被象征的尤其是被枣树象征的到底是什么,至少,鲁迅潜意识里是有着象征的本体的。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6556.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