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作品有哪些?
- 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 散文:《朝花夕拾》
- 散文诗:《野草》
- 书信:《两地书》《鲁迅书简》
- 文学批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 杂文:《热风》《坟》《华盖集》正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集外集》诸编,《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诸编。
我这是开流水账单,不如说,整个《鲁迅全集》值得看一遍。如嫌太多,一时读不了多少,不如根据文章难度,和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事情,来选文章。 五四时期,《呐喊》《彷徨》,五卅时期,《坟》《华盖集》正续编《野草》《朝花夕拾》 然后谈情说爱《两地书》这个文学性差一些,实用性大一点。最好岁数到了再看。 四一二以后,进入革命文学时期,主打杂文,这些文章思想深刻,牵扯着颇多冷僻的学问。想深入了解历史和社会,喜欢收集金句的,可以探寻这样一个宝库。 文学基础扎实的,可看《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有10篇散文,它们是什么?
《朝花夕拾》共收入10篇作品。包括:对猫的厌恶和仇恨的《狗.猫.鼠》;怀念长妈妈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阿长与》;批判封建孝道观念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写童年之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揭露庸医误人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最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生的同乡好友《范爱农》。《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作品有哪些?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作品有很多,具体作品及简介如下:《小引》,此文为散文集《朝花夕拾》的序言,讲述了作者创作这个集子中散文的始末和当时的心境。也交代了这些文章原是连载在《莽原》的《旧事重提》,写这篇小引时更名为"朝花夕拾"。《狗・猫・鼠》,《狗・猫・鼠》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首先回击了“现代评论派”对作者“仇猫”的诬蔑,揭露了他们卑劣的手段,然后作者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阿长与〈山海经〉》,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惦念以及对年幼无知的时光的深切怀念。《二十四孝图》,鲁迅认为二十四孝图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他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他本人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五猖会》,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匠心独运,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无常》,鲁迅在1926年7月撰写的文章,发表在半月刊《莽原》第一卷第十三期。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父亲的病》,作者用讽刺的笔调写了庸医误人,以两个“名医”的药引一个比一个独特,表现了某些中医的故作高深,通过他们的相继借故辞去,体现出父亲的病一步步恶化,通过家庭的变故表达了对名医们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深切的痛恨,在感叹中让人体会人生的伤悲。《琐记》,作品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留学日本生活时的回忆,以深切怀念之情,热烈赞颂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及其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的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范爱农》,鲁迅于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后记》,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八月十日《莽原》半月刊第二卷第十五期的散文,作者是鲁迅,《后记》既是对"插图"的解释说明,也是对前文的补充交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