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散文集名家散文正文

鲁迅的散文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简介?

符韵散文网 名家散文 2020-12-01 04:09:05 303 0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简介

作者鲁迅,中国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出身于落破的封建家庭,青年时期收进化论等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后回国从医,后弃医从文,希望可以改变国民精神。他陆续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朝花夕拾》等等颇具代表。他为中国教育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鲁迅童年生活的散文,表现作者由童年的玩乐到入学读书成长过程。文章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在百草园中的游戏,那里快乐,满溢着生机与活力。百草园,顾名思义,是个荒凉的地方,“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刻画了百草园的形象。然而作者又写到“那里却是我的乐园”,从荒凉的地方变成乐园,其间充满童趣,孩子们最大的特点便是好奇,昆虫的叫声引起了他们兴趣,冬天捕鸟更是反映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在作者笔下,百草园俨然就是一个无拘无束,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可以尽情欢笑,任意妄为的儿童乐园。第二部分写长大了,不得不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去读书,中间还有巧妙的过渡。作者逼真地描绘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学生进学前先向孔夫子牌位行礼,而后向先生行礼,平时只有读书,别的事是不可以过问的。书屋里有打人的戒尺,也有罚跪的惩罚。总之,三味书屋是与百草园截然不同的,那里充满束缚。不过作者随后也写到书屋后的小园,孩子们经常跑到那里玩耍,流露出孩子们的天性。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形成鲜明对比,百草园无拘无束,充满乐趣;三味书屋却到处是束缚,还有很多惩罚。虽然三味书屋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私塾,但是作者的本意却不是来批判它,通过描写先生就可以看出,作者对先生的描述是和蔼的,通常也只是“瞪几眼”,罚跪并不常用。从题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看出本文的意图,描绘了作者从“乐园”到“被称为最严厉的私塾”的心理变化。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这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同时对封建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做出了批判。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117500.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