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山水的名家名作文章?
1、《始得西山宴游记》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了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2、《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3、《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文章。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4、《醒心亭记》
《醒心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曾巩所作的一篇散文。
文章描写欧阳修等人登亭游山的乐趣,热情地赞扬了欧阳修忧国忧民以普天下之乐为乐,而不愿一己独乐的宽阔胸怀,也透露了作者对自然恬静的生活的向往。
全文结构严谨巧妙,细针密缝,前后呼应。文章夹叙夹议,景中寓理,醇厚清新。
5、《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
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名家游历名胜山水的散文?
谢邀!自古以来名家游历山水时写下的经典散文如星河灿烂,不胜枚举。
王勃的《滕王阁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苏轼的《前赤壁赋》等等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
更有现代名家的山水散文美不胜数,如徐志摩的《香港》、丰子恺的《黄山松》、林语堂的《春日游杭州》、朱自清的《白马湖》老舍的《大明湖之春》、余秋雨的《阳关雪》等等,都是人文山水散文中的经典之经典。
自然山水见证了历史的从始至终,虽然人类书写的历史很漫长,但对山水来说,那只是一瞬间,它默默的记下了人类的过往,静观一切又洞悉一切,它没有四大皆空的幻灭,更没有人类的颓丧,因为它的后面是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时光;它的前面还有无尽的实实在在的日子。它存在,它与无垠的宇宙一样存在着,它和纤如尘埃的百姓一样存在着。它热烈、向上、深情地注视着红尘中来来往往的人群,却默默无语。
我曾有缘在奔腾的长江上游坐船畅游,仰望李白走过的白帝城;我曾有有幸顶着浓烈的秋霜攀登过老舍写下的《泰山极顶》的泰山;还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冬夜登临那无数名家赞不绝口的黄鹤楼;也曾在辽阔的内蒙古锡林格勒大草原策马扬鞭,我心中再次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
读了这么多山水散文,你一定会在晨钟暮鼓的时侯来到寒山寺听那古老的钟声,走过这千年古刹。看,那是谁?行走在婉转的廊道深处,拿着一块画板寻觅着那经久无散的诗和散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