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乡愁评论文300字?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乡愁》共四节。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有关思乡的作文300字?
乡愁,会在数次的离别中渐渐现出轮廓。
小时候,乡愁显得不那么重要。总觉得躺在乡愁的怀抱里,一切都拥有了。儿时,踩着青石板路,留下串串脚印,不知多年后,我还能否再次踩着足迹回到曾经。青年时代,给我一次重新勾画乡愁的机会。清晨早起,离家就是好久。在那漫长的等待归家的时间里,有种说不出的程度,袭满全身。回家了,仿佛所有的彷徨已然失去了温度。成年后,离家多则几万里,少则几百里。那乡愁便乘机潜入。它凝结心中的冰窟,使得寒冷加快速度。迫切的想挣脱束缚,却沦为俘虏。乡愁,那一抹隐隐约约,若即若离的烟雾,萦绕在游子心头,剪不断理还乱。家乡,是游子唯一的归宿,可是,为了谋生,不得不离开它,独自闯路。以纤柔的笔迹,勾勒乡愁的轮廓,可是,我的手却在颤抖,刻不出一个完美的结果。看,窗外凋零的竹叶,将家乡衬托。我努力用毛笔,挥洒出魂牵梦绕的乡愁。乡愁改写散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没有过远游经历的人或许无法体会那一份绵长的乡愁。小时候,离家求学,总是想起母亲在灶间忙活的身影。学会写字之后第一次写信,用稚嫩而笨拙的笔迹,写下对母亲的挂念。我想象着她的惊喜,想象着她将如何自豪的告诉邻人,这是儿子寄来的第一封信,更想象着她是如何在无人的静静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抚摸那些她并不认识的字。是的,我思恋我的故乡,那里有村头的大树,那里有慈爱的母亲,那里有我全部的童年。长大后,远渡重洋,寻求真理,故乡留下了我寂寞的新娘。她的眉目,她的浅笑,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新娘白皙的双手,将在岁月的蹉跎中变得与母亲一般。她是否时常在村头翘望,盼着那远行的新郎?看到有人走近,她是否会误会那就是我的身影?等看清来人,她又是否会落落寡欢?是的,我思恋我的故乡,那里有袅袅的炊烟,那里有贤惠的妻子,那里有我剪不断的乡愁。后来啊,母亲病逝,匆匆赶回的我未及见她最后一面。我伫立在坟前,冷冷的山风吹过我单薄的身体,瑟瑟如一片落叶。这就是所有人最后的归宿,落叶是疲倦的蝴蝶,它翩翩做着最后的舞蹈,飞翔,飞翔,飞翔……最终回归到大地的怀抱。是的,我思恋我的故乡,那里有一尊坟,坟上有一棵树,那是我写给母亲的诗。而现在,我只能在回忆中寻觅故乡的踪影,一弯浅浅的海峡把我和我的祖国分离。夜阑人静之时,书桌上的名片盒里,珍存着来自黄河的泥土,从里面正汩汩地发出水声。我感觉到一种奇异的联系,它使得我无法割舍对故土的眷恋。它就存在于我的血脉之中,连接着我的心脏,随着我的脉搏一起跳动。是的,我思恋我的故乡,那里有长城,那里有黄河,那里有华夏子孙共同的乡愁,共同的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