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知识点归纳整理 望岳知识点归纳 |
---|
望岳是杜甫所作的一首诗,此诗赞美了泰山磅礴的气势和祖国大河河山景色的秀丽,也表达了诗人进取向上的精神。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望岳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起来看看吧。 | |
一、作者简介 | |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巩县(今河南巩义)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人被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而衰的历史。主要作品有“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其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有《杜工部集》传世。 | |
二、故事背景 | |
《望岳》:杜甫共写过三首《望岳》诗,分咏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本课这首五言律诗为第一首。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曾在齐、赵漫游,故有此作。 | |
三、课文翻译 | |
注释 | |
岱宗:即泰山。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所以又称为岱宗。 | |
夫:无实义,这里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 |
未了:未尽,没完。 | |
造化:天地,大自然。 | |
钟:集中,聚集。 | |
昏晓:昏,傍晚,这里是晦暗的意思;晓,天亮。这里是明亮的意思。 | |
决:裂开。 | |
眦:眼眶。 | |
会当:定要。 | |
凌:登。 | |
一:全。 | |
览:看。 | |
译文 | |
泰山到底怎么样啊?从齐到鲁都可看到泰山苍翠的峰峦绵延不断。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聚集到泰山,山南山北明暗不同。(山中)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激荡,睁大眼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我)定要登上顶峰,看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 | |
四、问题归纳 | |
1. “青未了”写出了泰山怎样的气势? | |
泰山的绵延、高大。 | |
2. 颔联中“钟”“割”有什么表达效果? | |
“钟”字将大自然人格化,写出了造物者对泰山情有独钟;“割”字,是夸张的说法,极言泰山之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突出了泰山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的形象。 | |
五、课文主题 | |
《望岳》: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
上面就是望岳知识点归纳整理了,你都学会了吗?想要了解更多内容,关注本网站。 | |
【望岳知识点归纳整理 望岳知识点归纳】相关推荐文章: | |
太空一日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语文太空一日知识点 | |
文言文常识归纳2021 文言文常识积累 | |
二年级下册彩色的梦的知识点归纳 彩色的梦知识点总结 | |
登幽州台歌知识点归纳 登幽州台歌知识点梳理 | |
高考散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散文阅读知识点 | |
资料.rar
资料1.rar
资料2.rar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