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里的生物课文笔记 表里的生物主要内容概况 |
---|
在今年的六年级语文下册中需要学习一篇课文是冯至的作品,表里的生物。那么表里的生物主要内容概况了什么?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表里的生物的课堂笔记内容,供大家学习参考。 | |
表里的生物课文笔记 | |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
1.默读全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 |
小时候的“我”以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 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一个小蝎子在里面。 | |
2.文中出现了哪两个人物? | |
——“我”和爸爸。 | |
3.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 |
——“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 |
二、作者介绍: | |
冯至( 1905一1993)原名冯承植,涿州人。1930年留学德国先后就读柏林大学、海德堡大学,1935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任教于同济大学。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1925年,他和几位朋友成立沉钟社,出版《沉钟》周刊、半月刊和《沉钟丛刊》 等。 | |
主要作品:《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 |
三、表里的生物课文主题 | |
课文讲小时候的”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通过这样一件幼稚有趣的事,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说明”我“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激发学生从小培养自己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 |
四、段落大意: | |
第一部分(1~9):写“我”小时候以为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我”猜测爸爸的手表里有个生物。 | |
第二部分(10~19):写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到了里面的世界,并告诉“我”里面有个小蝎子,不能动。他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 |
第三部分(20~21):写“我”持续很久见人就说起父亲表里的蝎子。 | |
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我”的心理描写。 | |
五、句子解析: | |
1、 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 |
因为“我”小时候没有听到过机器的声音。听到的鸟叫、狗吠、蝉鸣、虫唱、钟声和三弦的声音都是活的生物发出的。 | |
作者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充满了童真童趣。 | |
2、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 |
这段话对作者心理描写得非常细腻,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渴望能够打开那块表看个究竟。 | |
3、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 |
这句话表现了“我” 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好奇心得到满足时的紧张心情。 | |
4、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 |
这句话写出了自己对美丽世界里有丑陋的蝎子的不理解。之所以感到愉快,是因为“我”一直认为只有活的生物才能发出声音。现在,父亲告诉“我”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有一只蝎子关在表里,证实了“我”的猜测没有错。 | |
5、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 |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了儿童有趣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了“我” 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 | |
六、课后题答案: | |
一、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 |
课文题目已经告诉我们,表里藏着生物。课文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其好奇,几次想弄清缘故。后来父亲打开表,“我”终于看到了表里的世界,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表现了“我”童年时代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 |
二、读下面的句子,说说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再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 |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 |
这段话是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吓了一跳” 是因为表里的生物在“我”的想象中不会是蝎子,“感到愉快”是因为弄清缘由之后,证实了“我”关于“表里有一个活的生物”的猜测,于是感到愉快和满足。 | |
(2)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 |
这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描写,再次反映了儿时的“我”心中充满美妙的东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 |
从这两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孩子。 | |
这样的句子还有: | |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 | |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 |
三、选做 | |
课文的结尾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交流。 | |
示例1: | |
记得在我四五岁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大地像是铺上了白色的地毯,踩上去软绵绵的。我和爸爸在广场上堆了一个很大很大的雪人,给它戴上一顶时髦的帽子,按上两颗黑黑的眼睛、插上长长的鼻子,还在它的鼻子下面画上一张大大的红嘴巴。我高兴地围着雪人唱啊、跳啊!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 | |
第二天一起床,我就吵着要去跟雪人玩。可是来到广场上,雪人不见了!我急得眼泪直掉。爸爸转了一圈,弯着腰对花坛里的冬青嘟嘟囔囔说着话。一会儿爸爸高兴地冲我喊:“丫头,我打听好了。玉皇大帝昨天到广场巡视,发现我们堆得的雪人太漂亮了,就邀请他到天宫做客去了。”我一听破涕为笑,见人就说,玉皇大帝请我堆的雪人到天宫做客去了,一直说了好久。 | |
示例2: | |
那是在我五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买回一些蔬菜,让我洗菜,我一看,哇!妈妈买的菜真多啊!有绿如翡翠的白菜,有紫莹莹、嫩生生的茄子,有细长细长的豆角,还有身披红外衣的西红柿……这么多的蔬菜,怎样才能很快洗完呢?我飞快转动大脑,突然眼前一亮,一个想法诞生了——用洗衣机来洗菜。我小心翼翼地把菜放进洗衣机里,盖上盖子,摁下开关,然后坐在洗衣机旁得意地看起书来。 | |
好不容易,“呼呼呼” 的洗衣机声终于停止了转动,我心花怒放地打开了洗衣机的盖子。呀!出乎我的意料:白菜成了光杆司令,茄子千疮百孔,西红柿早已无影无踪……见此情景,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惨了,惨了,这下完蛋了,妈妈肯定会责怪我的,我该怎么办呢?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最后妈妈微笑着对我说:“你真是我的‘得力小助手’啊!” | |
板书设计 | |
表里的生物主要内容概况 | |
本文讲述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表现了童年的“我”是个天真无邪、善于观察和思考,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的孩子。 | |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介绍的关于表里的生物课文笔记 表里的生物主要内容概况的相关内容,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想了解更多语文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本网站。 |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