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或许就是最后的旅程,他要把风景看透,然后,为父母尽最后的孝。
这些年,或许很长,那曾经的故事早已被埋藏在奔腾不息的时间长河里;这些年,或许很短,那些珍贵的记忆无论何时都历久弥新。生命的长河中或许有很多人会值得你用一生去回忆,这些人给你的是无限的爱和呵护,而这些回忆沉积在心底,只需要一丝牵引,就会汹涌澎湃。 要问我身边我最敬重的人是谁,非我的奶奶莫属。我是一个喜欢回忆、喜欢怀念的人,也深深地知道,奶奶在我的生命中,到底扮演了怎样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有奶奶,让我的童年生活成为我人生中那段永远值得珍惜的欢乐时光。在中学时我就想写奶奶的一生,但终究没有动笔。不是因为奶奶的故事平淡,而是我怕我的轻描淡写会写不好在我心中最深深敬重的奶奶。 放弃优越生活扎根边疆奉献——奶奶是平凡却又伟大的人 在我的心里,奶奶是平凡却又伟大的人。奶奶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极平凡,极普通,但却如阳光般的温暖。无论是在她锦衣玉食的年少时代,还是在命运多舛的中年,还是现在安详享福的晚年。对于奶奶来说,这一生都在不停地忙碌着。听母亲说,奶奶自小住在昆明城区,那时祖父母经营着一家规模颇为庞大的海鲜饭店,家境殷实。奶奶也由此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年少的奶奶在昆明女子学校读医学。那时的奶奶就立志将于自己之所学,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50年代初期,学业有成的奶奶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响应祖国的号召,报名来到云南省德宏州这一较艰苦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边工作。来到德宏后,奶奶被分配到德宏州委党校的卫生所工作,这一扎根基层就是60多年。工作后,奶奶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将自己所学的医学用于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德宏边疆的建设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心血。 听母亲说了奶奶的这份经历,当时的我很不理解,经常会向奶奶抱怨为什么会放下昆明的好日子不过,却要来到德宏这一边疆地区受苦。而奶奶总是耐心告诉我,援助边疆建设,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她们那一辈人无怨无悔的光荣选择。奶奶的付出终究得到了回报,2013年,德宏州隆重庆祝建州60周年,向为德宏做出60年贡献的全州老一辈工作者们颁发荣誉勋章,奶奶也收获了这一份属于她的荣耀。这时的我也已工作,将那沉甸甸、亮闪闪的勋章捧在手心里,我的心里充满的是对奶奶发自内心的钦佩和由衷的敬意。 历经生活苦楚勇挑生活重担——奶奶是最苦、最累的人 在我的心里,奶奶是最苦、最累的人。奶奶到德宏支边后,认识了爷爷,后来他们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可是幸福总是那么的短暂,在我母亲还小的时候,一场车祸无情地夺走了爷爷。奶奶悲痛欲绝,也曾动过轻生的念头,但为了照顾年幼的母亲,又想到和爷爷爱的约定,奶奶选择了勇敢地面对,她用她的一生誓守她对爷爷的爱,也一直到现在,奶奶也没有找自己的另外一半。虽然我没有见过爷爷,但我能感觉得到奶奶和爷爷之间那深厚的感情。奶奶一面经历着内心的痛楚,一面独自用心抚养母亲长大。“文革”时期,由于被指责出生于“资本主义世家”,奶奶遭到了批斗与冲击。虽然经历了这么多困难,但奶奶没有放弃生活,依然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我们这个家所有的重担。 自我有记忆以来,奶奶就一直和我们住在一起,从来没有分开过,而给我记忆最深的是我孩提时期奶奶给我的爱。现在还依稀记得,从小我就开始和奶奶一起睡,一直到上初中。晚上,我常常会躲在被窝里拉着奶奶的手和奶奶说说悄悄话,奶奶的手总是那么令我暖和。那时,父亲和母亲都在德宏州气象局工作,我5、6岁的时候,单位安排父亲和母亲一同到昆明学校全日制学习3年。这3年间,我和父亲母亲聚少离多,全靠奶奶一人照顾我们这个家、照顾我的生活,我和奶奶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 行医一生到老患病笑看人生——奶奶是大善、乐观的人 在我的心里,奶奶是大善、乐观的人。80年代末,奶奶光荣退休。但为了继续自己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梦想,退休后的奶奶在我们家附近开了个小诊所。由于奶奶的医术高明,小诊所每天都会挤满来看病的群众,奶奶也用自己的真诚服务着每一名患者。而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奶奶都会。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小学假期的时候,我都会背着奶奶的药箱和奶奶一起到傣族村寨群众家中为群众看病。看着傣族大爹大妈们对奶奶的敬重和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也为奶奶感到骄傲和自豪。 2001年11月,我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奶奶却因积劳成疾,患上了骨质疏松的病症,出行只能坐轮椅。远在外地求学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担心。奶奶却很乐观,安慰我和妈妈不要担心。在之后的日子里,奶奶虽然行动不便,但却还是和以前一样,尽自己所能为家里分担家务。奶奶对生活的态度让我很受感触,奶奶也成了我在遇到困难时候的精神榜样。生活中的奶奶也很节俭,家里很多的旧东西都舍不得扔,平常买东西都不买贵的,直到现在奶奶还会为我缝补残破的衣服、裤子。在奶奶的影响下,从小我也养成了节俭的生活习惯。 现在奶奶仍然和我们住在一起,辛苦忙活了大半辈子的奶奶现在可以算是在家里享享清福,不用像以前那么的辛苦。但是奶奶却闲不住,只要我陪她坐着聊天的时候,她总是会打开自己的“话匣子”,给我讲述她以前的生活经历,也会告诉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正因为这样,我才知道了奶奶年轻时候的那么多的事情,才能够用有限的文字去记录下奶奶这不平凡的一生。对于奶奶,我感到所有的文字都不能表达我对她的敬重,她把世上最美的一切都教给我:善良的品德,坚强的个性,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拼搏,聪明的智慧,热爱人生的态度......对于奶奶,东一句西一句说了那么多,成句的或不成句的,有思绪的或没思绪的,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现在我是在用心去感受、感恩奶奶的一生。 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如今的奶奶也已经86岁高龄了,伴随着岁月的脚步,当我也以一角尾纹、一缕白发在感受奶奶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的时候,我有时竟难以分辨,老了的,究竟是我的岁月,还是我的奶奶。母亲常说:奶奶一生为咱们家付出了太多的辛劳和汗水,承担着比别人更多的责任与孤独,让我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孝顺奶奶。而对奶奶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能够多陪陪她,多和她说说话。是啊!作为晚辈的我,确实应该抽时间多陪陪奶奶。每当想到母亲的这些话,我思如泉涌,我认真审视自己的内心,觉得自己这辈子实在亏欠奶奶太多太多。 时光时光请慢些吧,不要再让我最心爱的奶奶变老了!您的一生,到处奔波劳累,送走了自己的青春,却带来了儿孙们的希望和美好的前程。您的一生都在付出与奉献,却苦了自己,只为让我们活得更好。奶奶,谢谢您所做的一切,您总是竭尽所有,把最好的给我,如今您最牵挂的孙子已经长大,我宁愿用自己的一切来换您的青春永驻、岁月长留......奶奶,我永远爱您!
花开花谢花成冢!花开的日子,像一场梦幻!短暂的让人甚至来不及思索,美丽的让人泪流满面!生命豪情的梦想,喷薄而出的青春呐喊!姹紫嫣红开遍沧桑岁月的枝头。像擎着热爱生命的誓言!不祈求你能看见,不奢望能恰好开在你必经的路边。哪怕远在天涯,哪怕开成空谷幽兰!千万遍吟咏青春的诗句,也要一次次以生命的尊严笑对大地,寂望蓝天!最美丽的开放,往往只在瞬间。也许只有风看见,也许只有云流连,也许雨珠以最真的纯情,滑落那梦幻般的花瓣!但是相信所有开放过的花不会惆怅!不会叹惋!那种怒放是生命最美丽的展现,是生命之魂的浸染!和红尘无关,和所有艳羡的目光无关,更和所有猥亵或贪婪的欲望无关!她开过,她在过,哪怕极其短暂!也是生命对自然的回报,也是生命自身笑对岁月的资本。
这么多年我早已习惯了夜的孤独,尽管来往的车流会在身边划过,带来一些躁动,但依然会在车辆红色尾灯后留下一丝丝惆怅。
当一个黄昏,或是一个早晨;当一个黑夜或是白天。然而那时对我们来说,意义真的已不大。我们还弥留在尘世间的时候,所有的关于生命的印记一起涌上心头。我们该将心归何处?曾经的过往将归于何处?错的对的将归于何处?曾经的最爱将归于何处?生命里的最后一滴泪花,将为谁溅落?
颓然斜倚在办公桌上的暂时的简易的行包,让我的心里不禁生出一阵凄凉意来,它们分明构成了表示低调或者低落的符号:撤退,撤离,败退,结束,终结,分别,变迁……简直可算是浓缩了的人生的片段了。
清明,在世人是一个祭奠故人的日子。在故去的人们中,这又是一个什么时节呢?
我开始感到害怕,感到惊慌,感动手足无措。爱一个人,没错,可偏偏爱上了一个不爱自己的人,那是怎样的疼痛。那天,听到他说,他喜欢性格外放张扬,又漂亮又有气质的女孩。那一刻,等待已久的心瞬间灌进了酒精,迷离中失去了阳光的支撑,任由自己飘荡在没有边际的苦海,洗尽一生的悲凉。我不是他喜欢的女子,也没有办法伪装成他爱的模样,骨子里的安宁释放不出妖艳。我,于他而言,永远是陌生的,只是一个不会在心底泛起涟漪的过客;而他,却在我的心房里默默的开出了花,一朵比曼珠沙华还有悲伤的花梗,在午夜梦回之际,隐隐作痛在那里。
“微微,快上车…”我醒过来,没有班车没有你!站台的老婆婆伸出头“小妹妹,怎么还不回家?”“阿婆,我等末班车!”“车刚才已经走了,没有了。”没有了,七七,你也没有了吗?
【导读】遥望曾经流年已逝的足迹,是否还有我那曾经蹒跚的身影。岁月的无情让我变得不再青涩,现实的残忍让我变得不再稚嫩。我厌倦世俗的那些尔虞我诈勾心斗角。
我说,诗人像一个放声哭泣的灵魂,从莫沙这具肉体里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我四处打听谢儿的消息,结果令我太失望,她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女人,而我也只能在情感的沙漠里逐渐干裂成一盆在残阳下枯萎的菊花。好多天,我的内心无比的挣扎,不知道自己该去向哪里,仿佛我生活在一个孤独的岛屿,一个人活着,没有人搭理,而内心是多么渴望有一个家可以倾情斯守,多么希望一个家让枯萎的心逐渐生机盎然,在生命的每一个枝头开满代表希望的绿色的叶子。
免责声明:文章《奶奶没有生命生活母亲时候德宏希望喜欢昆明德宏州》来至网络,文章表达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站长处理!
- 上一篇: 奶奶没有生命博海伊人时候寻找付出
- 下一篇: 奶奶没有直到看着记得童微蜡烛妈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