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乡都有一道名菜,与宋代文学巨匠苏轼有关,名为“东坡肉”,流传近千年,故事颇为有趣。
苏轼(1037-mdash1101)北宋大作家,字詹,东坡理,人称苏。由于他曾两次在杭州当过地方官,为当地人民做过一些实至名归的好事,苏的事迹在浙江人民中广为流传。至今,人们仍称西湖堤为“苏堤”。传说“东坡肉”的流传也与“苏堤”的修建有关。
苏早年是北宋都城的官员。由于他与当时的维新派王安石有不同的政治观点,他自动要求调任地方官员。1071年,他在杭州任大法官,后来在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总督。1079年,他因所谓的“乌台石案”被弹劾,被捕入狱。几个月后,他被贬谪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并以“团修副史”的名义成为一名小官员,这实质上是流亡。在这一时期,苏的心境凄凉、家庭凄凉、生活凄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当时黄冈的猪肉相对便宜。苏经常在恶劣的环境下亲自煮猪肉,和朋友们一起品尝。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来介绍他烹饪猪肉的经验。这首诗说:“黄州好猪肉像粪肥一样便宜,富人不吃,穷人不煮新鲜。”。火慢,水少,火盛则美&可见东坡肉的研究工作始于他流亡黄州之时。
1085年,宋哲宗即位,司马光及其势力复辟。第二年,苏东坡调回汴京当官,但此时,他与保守派对王新法的积极意义有不同的看法,于是又被降职为地方官员。1090年,他再次成为杭州的地方官员。当时,苏东坡动员杭州数万农民工疏浚西湖,修筑湖堤,修筑水利。为了感谢省长,人们给了苏东坡猪肉、绍兴酒(黄酒)等。苏东坡命令家人把猪肉和米酒送到工地去慰问农民工。没想到,这家人误以为猪肉和米酒是一起煮的,结果出乎意料:这样炖的肉特别醇香可口,味道也不一样!这消息像野火一样传播了一段时间。人们称赞苏的功绩,并遵循他的烹饪技巧。从此,“东坡肉”成为杭州的传统名菜,享誉世界。
- 上一篇: 手机个性标签短句
- 下一篇: 奇葩朵朵开,笑的人一愣一愣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