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歌大全正文

白居易的散文与元九书-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了怎样的创作主张?

符韵散文网 诗歌大全 2020-10-30 14:33:02 446 0

白居易写了与元九书,却又写了李白墓,白对李的态度究竟是什么样的?

白居易对李白的态度历来认为是很明显的,那就是“抑李扬杜”,其根据出自于《与元九书》中的一段话:“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古今, 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裴斐先生在提到这段话时曾说:“‘风雅’指诗歌内容,‘ 缕格律’指诗歌形式,白居易认为两方面李白均不如杜甫。” ①但是如果白居易只说过这一段话也就好说了,问题是他还在另外不同的场合中表示过另一些倾向,甚至在李白墓前大叹“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②这就使他的态度显得有些怪异,不能简单地理解了。首先,在上述这段话中,白居易也承认了李白“才矣奇矣,人不逮矣”,所谓的“人不逮矣”,岂不是比谁都强,也就是天下第一的意思吗?又说杜诗在“ 缕格律”方面“又过于李”,显然是分别指出了李、杜二人的长处,这与后来严羽所说的“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也相距不远了。再说“风雅”方面,这段话的大背景正是白居易谈到他所崇尚的《国风》传统,是一代不如一代,而到了咱们唐代,二百多年来诗人多得没法数了,可是靠得上边儿的,也就是陈子昂作了《感遇》二十首,鲍鲂作了《感兴》十五首;至于本朝的两大顶尖高手李白与杜甫,李白的诗涉及风雅比兴的几乎没有,杜甫有那么多诗作,而继承《国风》传统的也不过是一小撮,如此可怜,更不用说别人了!李的“十无一焉”自然比不上杜的“十三四”,这是逊了一筹了。供参考。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了怎样的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分析:此句出自新乐府运动倡导者白居易。 他在《与元九书》中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里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反映时事,也就是《秦中吟序》所谓“贞元、元和之际,予在长安,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因直歌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而作,也就是《与元九书》所谓“裨补时阙”。反映的事情不一定是时事,但目的是为了现实。杜甫一生写了许多面对现实、讽谕时事的作品,但他没有提出为时事而作的主张。白居易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中唐的社会现实出发,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是对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一大贡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fuyunmc.com/post/34250.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