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白岩松的文章留住乡愁而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
白岩松,在朗读者收官的一期节目中,以故乡为主题,讲到了什么是故乡?故乡就是你在年少的时候,天天想要离开,等你长大了的时候,却要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同时,白岩松也讲了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渴望儿时的,一段仿佛近在昨天,却又远在天边的昔日回忆;乡愁就是孤立在积雪之上的果树面前,陌生而又熟悉的热浪翻滚在胸间。
这句话,说出了无数游子思乡的真切情怀。不论脚下的旅程走了多远,时光带走了多少哀思,却永远带不走心中那份对家乡的眷恋。也不论游子的身份如何变幻,地位如何显赫。当有人问白岩松是哪里人时,他依然毫不犹豫地说,呼和浩特的,内蒙的。
白岩松在采访斯琴高娃时,面对来自蒙古的艺术家们的欢歌载舞,那个曾经以为遥远了的故乡,在瞬间重新被激活,原来风筝线从不曾剪断,它一直在。
一个人在面对,久已尘封的记忆,再次瞬间撩拔,内心必然波澜起伏,五味杂陈,百感交集。过往云烟,依稀可见,那熟悉的人、记忆和土地,内心也因此踏实而丰盈。
乡愁,浸泡过无尽思念,却无以言表的心境。它是隐隐约约的声音,朦朦胧胧的容貌,梦萦魂绕的土地,不离不散的亲人,飘忽不定的思念,情深似海的情愫,还有断断续续的惆怅。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每一颗游子的心,都会始终牵伴这种愁绪,在自我孤独的时候,自我欣赏,自己抚慰,自我消磨。乡愁是游子心灵的一盏灯,照亮了他们在陌生城市的每个角落,给了他们足够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乡愁是游子的寄语,每每回答有关家乡的话题,总是充满了企盼和热情;乡愁是游子的寄思,时时刻刻盼望着家乡那头的爹娘幸福安康。
留住乡愁,也就是留住思念家乡的愁绪,留住往昔的声音、味道、记忆和时间的距离。
那么,接下来该回答题主的问题了:为什么不是想起故乡就发愁?如果换成这个主题,完全背离了异乡人的初衷。因为,乡愁是一种意境,而发愁则是一种愁眉苦脸的状态。
白岩松在回忆故乡时,是满满的依恋,情感上是一种缠绵和徜徉。如果乡愁改成发愁,肯定会令人联想,这个异乡客是不是在外不顺心,或者说是不是在故乡遇到了什么遭难的事儿,所以才陷于苦恼当中。无疑,异乡人的愁苦掩盖了原本淡淡的忧思。这无异于,本来是平静的湖面,泛着潋滟的波光,多美的画卷,你非得弄得汹涌的海面,一派浊浪冲天的场面,这适合思乡的情怀吗?
由此,留住乡愁就是留住怀念,留住模糊不清的一次又一次的依依离别,留住永远说不完的祈祷和祝福。
评论